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正確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字號】    
   標籤: tags: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11日訊】古希臘有一個神話,宙斯給一個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個盒子,盒子裏裝著人類的全部罪惡。和其他孩子一樣,潘多拉也是很好奇的,加上宙斯給她盒子時告訴她,絕對不要打開。正因爲這樣,潘多拉更想看看盒子裏的東西。她打開了盒子,結果人類所有的罪惡都跑到了人間。

很多孩子到了一定的時候,往往産生與爸爸媽媽一種相抵觸的情緒:他們心裏有什麽話也不願向父母說,對于爸爸媽媽的批評和勸導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甚至産生抵觸、不順從的情緒。其實這種逆反心理就是你說正,却使我産生一種負的感覺;你本來想叫我向東,我却偏偏産生一種向西的要求;你不許我這樣做,倒反而使我增强了想這樣做的欲望。事實上,孩子在這個年齡只是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格而已,幷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樣存在很强烈的逆反心理。只要父母指導得法,是完全可以順利地度過這一危險年齡的。

  對策

  ·不要抱有成見。

  預想孩子會産生逆反心理或情緒的父母實際上是在挑起這種情緒。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們有獨立意識的迹象便極力壓制,擔心稍有讓步,就會導致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反應越激烈,越過分,孩子們就越會堅持己見。 家長可分爲三種類型:放縱型、專制型和權威型。

  一個孩子要參加周末聚會,放縱型的家長會說:“好吧,但不要呆得太晚。”放縱型家長要麽對孩子漠不關心,要麽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取悅他們。

  而一位專制型家長的反應則是:“不行。你還太小,不能參加這種活動。”他們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事無巨細,全由他說了算。

  權威型的家長考慮孩子的意見後,决定:“你知道我們周末的作息安排。我們是10點熄燈,你如果10點前回家,就可以去。”

  孩子們喜歡權威型家長。這些家長給孩子們以負責任的自由,同時又不超出紀律約束的範圍。他們對孩子的影響比其他兩類家長都大,因爲他們不對孩子的每個行動指指戳戳。

  ·把握重要問題。不要對孩子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指手劃脚,這只能使孩子們反感。你兒子留了披肩髮或是你女兒用了一種新的化妝品,你最好還是把這當作一種無害的時髦而予以接受。

  ·不要盲目責怪孩子。有時,看起來“逆反行動”是針對你的,但實際上也許根本不是那麽回事。有一家人一向在星期日早上10點鍾去爺爺奶奶家看望老人。一天,兒子却宣布他要晚起,不參加次日的“集體活動”了。他的父母本來可以大發其火,把此舉解釋爲青少年對家庭的抵制。但是,他們幷沒有這麽做,而是心平氣和地問明瞭原因。原來,孩子前一天爲了學校的校報忙到很晚,實在是太疲倦了。于是家人便把去爺爺奶奶家的時間改爲下午2點。

  ·建立統一戰綫。孩子有時會更喜歡兩位家長中的一位。一位父親也許會爲女兒的親密行爲而“硬”不起心腸,幷允許她享有母親所反對的“特權”。同樣,當父親要爲某件事而斥責兒子時,母親也許會爲兒子辯護。對孩子的不同態度會導致父母之間的衝突。因此,在處理孩子的某個問題時,你應同你的愛人多商量,决定你們在哪些方面互相讓步。然後,一起向孩子透露你們的决定。@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許多學生都盼望著放暑假,因為這是他們可以逃離學校、放鬆身心的時候,但並非每個人都是如此。 有些學生害怕必須參加的暑期課程,還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見到同學而感到孤單。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關係攻擊,是通過解除友誼、排擠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進行的威脅。父母們常常驚訝地發現,關係攻擊可能會出現在三歲孩子的身上。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被朋友推開的經歷可能完全令人費解,並在日託或幼兒園引發焦慮。
  • 這個故事是為了幫助一群8歲孩子,希望他們能再度相信這個世界的奇蹟和美麗—在聽到這個故事之前,他們很難擺脫在網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圖像。圖像加上難以擺脫的深刻感受,讓孩子們嚇得睡不著—他們尖叫、流淚,也恐懼獨處。
  • 這是忍受多年悲傷和失去後,得以成長的故事。故事歷程和隱喻,對許多艱難情況和不同的年齡層來說,都有所幫助。
  • 《築巢的鳥兒》 適合年齡:兒童。 應對狀況:被迫離開家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