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PBS播放「赤字中國」社會巨變紀錄片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2月14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十三日專電)美國公共電視台(PBS)今晚九時播出長達兩小時的紀錄片「赤字中國」(ChinaInTheRed),深入報導「赤色中國」衝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各階層人民亦喜亦憂的適應情況。

「赤字中國」的記錄從一九九八年開始。那是中國人情緒普遍對未來「既擔心又樂觀」的時候,朱鎔基總理公佈日後將造成千百萬工人失業的新政策,也就是給所有國營企業三年的時間轉型為現代工商管理制度的政策,即便是有技術的工人也對自己身邊的變化感到擔心。

馮秀惠滿臉焦慮。過去二十八年,北京第一機床廠就是這個現在四十四歲工人的家。中國共產黨已經命令所有的國企變為營利企業,否則將予關閉。

馮秀惠的處境比一般同事更加困難,因為她是廠長助理,常常得面對那些恐懼、憤怒、甚至火爆的工人和同事--不幸已經被解雇,不知何去何從的工人和同事。

北京第一機床廠只是全中國巨變的一個小樣板,十幾億中國人民都被捲入從社會主義轉向全球市場經濟的風潮,這動盪而且常常是痛苦的過程,就是「赤字中國」所描述的主要內容。

製片和導演威廉斯(SueWilliams)說,西方人時常把中國看作「搞不懂」的異國文化,但是,「實際上我們之間的共通處比多數人所想像的要多得多。我們想透過拍攝普通中國人這幾年的生活來表這一點,介紹中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

「當然,要認識、了解這些人,並且贏得他們的信任,我們花了不少工夫。他們當時剛剛被捲入這場經濟與社會巨變,但是幾乎每個我們想找的人都同意敞開自己的房門和心扉,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經歷」,她說。

十九歲就獲得煉鋼專業證書,擔任北京一家大規模鋼廠工段段長的王浩然說,「這行我已經幹了十五年了,如果離開首鋼,我能幹什麼?」

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憂心忡忡,利用社會巨變而發財致富的,也大有人在。公視製作小組的攝影機跟蹤了張武流星也似的迅速竄起--原來在國營包裝企業工作的張武,短短幾年之間,就成為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形象設計公司的老闆。

一九九八年,張武和他的太太和小女兒還和岳父母一起擠在小小的公寓裡。兩年後,全家都搬到北京一個高級住宅區一棟豪華公寓的頂樓。更有意思的是,北京的毫宅還像美國超級有錢人的住宅區,是守衛森嚴、與外界隔離的「城堡。」

張武毫不隱諱他對資本主義的夢想與野心。「我下一棟公寓還要更舒適。住房裡面含有我無盡的野心。只要有錢,什麼事都做得到。」

栗圓村的田小為一輩子都被鄰居瞧不起,經改後她勤做麵條,賣麵條,如今成為全村最富有的人,她渴望得到的社會地位和敬重也隨之而來。

「現在你什麼都能幹,只要你掙錢,沒有人會反對你」,她說。

鏡頭轉向東北的瀋陽,機床公司倉庫管理工人張淑艷過去「我可以幹活,也可以不幹。想幹就幹,不想幹就不幹」的工作態度可不行了。市長慕綏新說,「在計劃經濟下,工人生活的每一層面都受政府管理。在市場經濟裡,你自己對自己負責。」

為了瀋陽市八百萬人口當中一百三十萬失業工人,每天從一個會議趕到另一個會議,爭取貸款、促成交易,希望創造就業機會的慕綏新承認,他對前景並不樂觀。「我們預計今年將有四十五萬人失業。他們能到哪兒去找工作?」

這個問題的確難答。在「赤字中國」攝製的四年當中,多數中國國營企業仍深陷在財政赤字中,將近三千四百萬工人就在這段時間失業。工人的抗議活動越來越普遍,而隨著經改步調加速同步升級、加劇的貪污腐敗現象,加深了民眾的悲觀和不滿。

節目訪問了中國政府經濟學家吳敬璉。他說,國有企業的一些管理人員對普通工人很惡劣。「比如,在有些地方,他們把公司賣給官員和親友,而沒有給工人任何股份。在其他地方,他們甚至更貪婪,還要工人出錢來保住自己的工作。」

犯罪的動盪延燒到瀋陽--一個政府腐敗的大醜聞在那兒爆發,涉案者直線上升,也上溯到市長慕綏新。命運的逆轉著實驚人:這個一度迅速竄升的政治明星被判受賄罪名成立,接著被判處死刑。

在有人失業,有人發財、有人犯罪的迅速轉變中,一般人仍力圖保留對他們來講最重要的東西。「赤字中國」訪談所及的父母,一邊對女兒迷戀西方通俗文化而加深的代溝感到絕望,一邊仍拼命工作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一位母親為了兒子的大學考試而心神不寧,另一個媽媽則為女兒放棄升學就業養家感到傷心欲絕。

「我女兒羨慕別人吃得好穿得好,我也想讓她吃好穿好啊,但沒錢,做不到」,瀋陽那位工人張淑艷說。

為了保住工作,她被迫接受減薪降職的現實。她現在靠清理廁所維生。「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女兒能夠上大學,過好日子。那樣,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張淑艷含著眼淚說。(//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聞欣視角】拜登川普送上聖誕節祝福
【時事金掃描】柯文哲被刑求 川普直刺世界敏感點
【菁英論壇】美國無人機迷案 誰是推手?
徐嬌餐廳勸阻路人吸煙 遭對方搶手機扔菸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