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7日訊】蕭曼: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昨天就中國政黨制度的講話,是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後,溫家寶總理出訪美國之前,中國官方對中國政治改革話題的一次公開講話。他說,中國的政黨制度既不是一黨制也不是多黨制,而是中國特色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他認為,這種制度既可以避免一黨專制缺少監督導致的種種弊端,又可以避免多黨競爭互相傾軋所導致的社會動盪,因而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這樣一幅優美的畫面令人想起大陸以前關於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自我誇耀。您的看法如何?
鮑彤:我想起了毛澤東。毛澤東的體制,就叫做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紀律,統一意志,生動活潑。大家都知道毛澤東的這種體制是什麼東西,它就是產生文化大革命的體制。我也想起了鄧小平。鄧小平的體制也有兩句話,又要四個堅持,又要改革開放。鄧小平他有本事把這兩個東西統一起來。這是什麼體制?天安門的體制。沒有這種體制,他能搞天安門嗎?所以中國現行的政黨制度,就是毛澤東的、鄧小平的、文化大革命的、天安門的體制。
它仿佛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又要避免壟斷的弊端,又要避免公平競爭的動盪。好像還有一種交響樂團,既要避免鴉雀無聲的弊端,又要避免七嘴八舌的動盪。反正這類東西,人間難得幾回聞。世界上很少有,中國是有的。
蕭曼:陳喜慶還說,接受共產黨領導,是各個民主黨派自己的、歷史的、現實的選擇。這句話有沒有一定道理?
鮑彤:有道理,這是中國特點,憲法上寫了的。做了中國人,一輩子只許選擇一次。做了中國的民主黨派,也永遠只許選擇一次。法國、美國、世界上許多國家,幾年選一次執政黨;中國非但一輩子一次,而且祖父作出選擇之後,兒子孫子,千秋萬代,必須照模照樣。因為這是歷史的選擇,歷史的選擇大於高於一時一事的選擇。
蕭曼:陳又說,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八個民主黨派是親密合作的友黨和參政黨;他們之間是民主協商和互相監督的關係,主要是共產黨接受民主黨派的監督。但是他又把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係比喻成一個合唱團,民主黨派是歌手,共產黨是指揮。可是我們知道,八個民主黨派有六十萬人,共產黨是六千七百萬人。指揮者的分量大於合唱的歌手一百倍。您看,民主黨派的情況到底怎麼樣?
鮑彤:好極了,這也是中國的特點,一百個人指揮一個人。這就是中國式的“互相監督”的特點。你看,毛澤東能監督樑漱溟、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儲安平、羅隆基、章伯鈞、樑漱溟能監督毛澤東嗎?毛澤東能打右派,他們能打左派嗎?不是說“互相監督”嗎,你可以打右派,我當然也可以打左派。只准你打右派,不准我打左派,“互相監督”在什麼地方?所以我說,“互相監督”不存在。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我看存在著領導和服從的關係,共產黨領導,八個民主黨派服從。這是一看就明白的。既然不存在“互相監督”,既然是“一個領導,八個服從” ,請問,和一黨專制能有什麼區別?
我認為,這位副部長的講話很重要。從三中全會尚未開會起,中國媒體就不准談政治體制了。此刻唯獨他的話可以發表,向國內,向國外,用文字,用圖像,說明不僅代表中央統戰部的觀點,而且符合中共中央的主旋律。非但權威,而且明確,非常明確。他說,衡量政治體制好壞有四大標準,生產力啊,人民利益啊,他拿出四把尺子,左量右量,上量下量,量來量去,發現中國的體制好得很,符合標準,驗收合格。
既然中國的體制如此之好,就應該打消政治改革的念頭。近來海內外都在期待中國搞政治改革。現在,這位副部長權威而明確地告訴大家,不要有誤解,不要存幻想,中國不會跟普世價值接軌的。說到接軌,應該倒過來:全世界的政黨,共和黨,民主黨,社會黨,自由黨,你們大家應該向我看齊,跟我並軌,以我和八個民主黨派的關係為樣板,又避免競爭,又不叫一黨專制,多好!
( 2003-12-5 )
──轉自《新世紀》ncn.org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