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問題非「過熱」而是資金浪費

標籤:

【大紀元12月26日訊】湯健編譯報導/ 2003年12月22日《華爾街日報》登載Hugo Restall的題為“中國的問題非‘過熱’而是資金浪費”的文章。作者通過對中國公布的消費价格指數和近期大陸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分析﹐指出中國經濟真正的致命危險是低效和資金浪費。

文章說﹐有關中國是否“過熱”的辯論近來又沸騰起來了。北京當局公布的十一月份的消費价格指數顯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的通貨膨脹率從十月份的1.9%猛增至3%。十一月份的价格上漲主要在食物。价格上漲的另一因素是經濟增長帶來的對進口原煤、鐵礦和其他瓶頸性的生產原料的前所未有的大量需求。令人嘆為奇觀的是,中國的貨幣發行量和國内生産總值(GDP)都在高速增長,而通貨膨脹竟然并不嚴重。

美聯邦主席格林斯潘(Greenspan) 亦警告說,中國中央銀行外匯儲備的增長,意味著如中央銀行不讓人民幣升值,就將面臨“經濟過熱,從而踩上經濟蕭條的地雷陣。”跡象顯示,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在源源不斷涌入中國且持續增長的美圓面前束手無策。許多机构都怀著人民幣必然升值的賭徒心理,以美圓換取人民幣。中國財政部最近一次發行的國債并不成功,也因爲市場預期央行可能需要提高利率。

文章說﹐投資過剩是今天中國經濟的真實寫照。固定資產投資在前十一個月中上升了29.6%。分析家指出,政府發行的多种建設債卷,各銀行為工厂擴大生產力發放的貸款和如火如荼的房地產建設項目﹐很多都是盲目的。這种盲目貸款必然使各銀行已經爛透的貸款帳愈發不可收拾,終將因挖肉補瘡而導致全國性的經濟蕭條。

然而,政府似乎并不真心想要給這种盲目發展的經濟降溫。例如,中央銀行反复警告房地產泡沫, 并試圖以限制未完成公寓的銷售來鉗制房地產商,而國務院卻撤銷了中央銀行的限制。鄧也曾不計後果地一味要求快速增長﹐結果導致了九十年代中葉的經濟建設錯位。

文章說﹐如果說中國畢竟還有一位有獨到見解的經濟學家,那他就是吳敬璉。最近以來,他一直在警告,中國最嚴重的問題在於其資金運用的不合理。發展中國家的資金運用效益大體上是1:1, 亦即$1的投資最終產生 $1的產能,而中國的竟是7:1!僅僅是由於中國老百姓的儲蓄率高達40%,才使中國能夠承受得起這樣巨大的資金浪費而仍然維持經濟的增長。這种畸形的經濟模式必將不能持久。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中國的前景不能不令人擔懮。

文章說﹐目前銀行的標准貸款利率是5.3%,各銀行有權對這個利率作30%的上下浮動。 從新年開始,浮動范圍增加到70%,亦即對風險戶的利率最高可達5.3%的1.7倍,即9%。因為銀行存款的標准利率比2%還要略低一些,商業貸款利率与儲蓄利率的差距就相當客觀了。這個有厚利可圖的高風險貸款業至今一直是非法的高利貸主的壟斷領地。

中國大銀行的地方分、支行的貸款對象絕大多數是當地的關系企業,不是國營企業就是有高官為後台的民營企業。這种貸款千篇一律地被定為低風險貸款,利率極低。与此同時,其他沒有特殊關系的私營企業,特別是眾多的中、小型企業,由於得不到急需的貸款而奄奄一息。

文章說﹐低效益的企業因此可以依靠官方關系得到低息貸款而維持其低效益的運行,而高效益的企業因為沒有官方關系而不得不以自身的力量來擴大再生產,完全得不到現代信用系統的幫助。更有甚者,當私營企業由於高效益而成長起來時,常常受到官方的歧視,使企業主不得不把已經長大的企業拆小,擠進他們不熟悉的行業去求生存,使高效益企業淪落為低效益企業。

文章說﹐低效益的中國經濟不可能因為元月一日實施的新貸款利率政策而立即得到改造,但擴大利率范圍畢竟是重要的第一步。它使銀行因有利可圖而對高風險貸款產生興趣。從長遠來看,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銀行體系所承擔的風險實際上會比大陸現今的體系所承擔的風險要低得多。

文章說﹐胡錦濤先生的政府仍然需要對控制非正軌和低效益的投資產生共識。對低效益企業收緊貸款對剛剛步出通貨緊縮的中國來說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投資過熱現象清楚地顯示,中國再也不能沒有一個健全的、市場驅動的資源分配體系了。對“過熱” 的辯論掩蓋了中國經濟的真正致命的危險。

相關新聞
魏京生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國際研究學院講課
廣西貧困縣領導小組過百 學者討論中國體制
樊百華:楊支柱與代書板
美國學者﹕中國某些地區農民生活倒退25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