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3日訊】這一波自1996年開始的失業率提高過程中,一個引起關注的現象是青少年高失業率問題。根據主計處統計,2002年15-24歲勞動力的失業率高達11.9%,若進一步觀察依年齡別區分的失業率,15-19歲和20-24歲勞動力的失業率分別為14.59%和11.31%,都超過2002年全體失業率5.17%的2倍以上。純粹由「失業率」的數字來看,這麼高的失業率似乎確實是相當嚴重的問題。青年的高失業率,常在教改政策討論中被錯誤地引伸為所謂「高學歷高失業」的問題,認為「大學生太多了」。行政院在日前更推出「青年職場體驗計畫」,計畫以每人每個月領取8千元到1萬元的津貼的方式,提供2000名青年到企業見習的機會,以搶救青年失業問題。
實際的情況如何呢?15-24歲是人生開始的階段,許多攸關未來的重大決策,例如人力資本的投資(是否繼續升學)和生涯職業的選擇,都在這個階段完成。繼續升學與否,會影響到個人在勞動統計中是否被歸類為勞動力的身份,而初入職場對於適合工作的搜尋,會影響到接受工作機會的意願,進而影響到失業身份的歸屬。因此,探討青少年的處境,除了失業率之外,更應該連同其他勞動力狀態(分為就業、失業、非勞動力;非勞動力包括就學、家務等)一起觀察,才能正確評估青少年高失業率的嚴重性。
如果將觀察期間拉長,並按年齡區分來看,在15-19歲人口方面,失業率在1996年以前都在6%以下,1996年增為7.46%,為當年全體失業率2.60%的2.87倍。之後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4.59%,為全體失業率的2.82倍。換言之,青少年失業率向來都比全體失業率為高,近幾年也隨著全體失業率提高而快速增加。但是,15-19歲人口勞動力狀態的最明顯變化,就是由就學機會增加所導致「勞動參與率」(即就業與失業合計,占對應人口之比例)的持續下降,由1978年的43.98%,快速下降至1996年的18.21%,再持續下降至2002年的12.86%。
15-19歲勞動參與率的下降,使得14.59%看似相當高的失業率,實際上代表的失業人口只占了同年齡人口的1.87%。當勞動參與率這麼低時,只看失業率的數字大小,相當程度高估了問題的嚴重性。
同樣地,在20-24歲人口方面,其失業率由1978年的3.77%,增加至1996年的6.72%,為當年全體失業率2.60%的2.58倍,之後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1.31%,為全體失業率的2.19倍。而其「勞動參與率」則由1978年的47.71%,慢慢增加至1987年的55.34%,之後因為大學和研究所的擴張,這些20-24歲人口的勞參率也穩定下降至2002年的49.94%,失業者占同齡人口的比例為5.65%。
換言之,如果不考慮15-24歲青少年勞動參與的情況,11.9%的失業率當然是相當嚴重的問題。但如果考量此一年齡層的人口,都還處於就學、就業、服兵役或者尋覓生涯工作的階段,加上這幾年由於受教育機會的增加,更使得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高失業率所代表的失業問題,比其他年齡層同樣的失業率,其實所代表的嚴重性要小得多。──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