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日訊】中國的神話中,盤古不僅是位開天闢地的英雄,其肢體還分別化生成為日月、山川河流與土地草木。當我們觀察人體的骨骼,與山脈比較時會猛然發現:兩者皆有硬實挺立的共通點;雙眼常被喻為如日月般的明亮;血脈與河流也有一致的流動意象;肌膚有毛髮滋長恰如土地上有草木繁生。
古人早已認識到這種自然法則,他們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其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份之間存在著某些方面的聯繫,表現著某種共同的特性。因此古人會將動物的自然習性引申、譬喻成與人類相關的成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裡舉例談談由飛禽走獸衍生而成的成語:
鶴
鶴是傳說中神仙的座騎,因此被古人視為仙禽。“駕鶴西歸”是祝福死者已至仙境的表示;“鶴立雞群”以對比法點出鶴之超然與崇高;“焚琴煮鶴”當然是庸俗至極的舉動,不僅不懂風雅,殘害動物也有失慈悲。另外,在傳統觀念中鶴與龜同為長壽的代表,《相鶴經》稱鶴之壽不可量;龜壽則多在百歲以上。所以古人常以“鶴壽龜年”、“龜鶴齊齡”作為祝頌人長壽之詞。
雁
雁是候鳥,每年秋分後南飛,隔年春分後北返。飛行時很有秩序,所謂“飛成行,止成列”,這種行止有序的自然特性與中國傳統注重倫理的要求不謀而合,所以古人以“雁行有序”比喻兄弟之間長幼有規矩,也引申形容朝廷的官員班列整齊之意。另外,雁也被用來代表書信,如“魚雁往返”表示信件往來頻繁;“魚沉雁渺”則是完全沒有消息的意思。雁之所以與書信相聯繫是有其典故的。
根據歷史記載,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不幸被拘禁後堅持不肯投降,匈奴因此強迫蘇武徙居北海牧羊,以為折磨。後來漢與匈奴講和,漢朝要求釋放蘇武,匈奴則騙說蘇武早已死去。當時有一個叫常惠的人心生一計對匈奴說:“不久前漢天子打獵時,射到一隻北雁,雁腳上綁有蘇武告知處境,並且向漢室求救的書信。
這不就表示蘇武應該還在人間嗎?”匈奴無言以對,才改口答應讓蘇武返回漢朝。“雁帛”、“雁足”因此有了代表信件的涵義;而“魚素”,相傳就是裝在魚腹中傳遞的絹帛箋文,所以古人就將“魚雁”合並,比喻書信與消息了。
鳳凰
鳳凰是傳說中的瑞鳥,“鳳凰來儀”當然視之為祥瑞之兆。鳳凰也是百鳥之長,所以歷來君王、皇家用品多冠以鳳字。如“鳳輦”表示天子的座車,“鳳闕”表示帝王所住的宮殿。政治混亂,沒有賢能的執政者就可以以“鳳鳥不至”做比喻。
原本鳳為雄鳥,凰則是雌鳥,“鳳凰於飛”就像“鴛鴦比翼”一般,同樣是夫婦和諧美好的象徵。後來鳳卻專用於女性,與龍相互配對,應該與一則神仙故事有關。相傳春秋時代太華山有一擅長吹簫的青年蕭史,與秦穆公的小女兒弄玉結婚後,夫婦二人一個吹簫一個奏笙,過著愉悅美滿的家庭生活。
有一天蕭史和弄玉正在月下談心時,忽然看見一隻紫鳳飛來台前,之後又有一條龍相隨而至。這時蕭史才向弄玉坦承:自己本為天上神仙,因為與弄玉有未了的姻緣,所以前來婚配,但是無法在人間久留。於是弄玉決定跟隨夫婿,最後蕭史乘龍,弄玉騎鳳,雙雙騰空飛去。“翔鳳乘龍”也成為祝賀新人百年好合的吉祥用語。
獅
獅為百獸之王,吼聲宏大,其威攝力量自然驚人。因此,在中國官府或大戶人家門前,都可見到石獅分守大門兩側,有其鎮宅、驅邪避祟之意,也是一種威勢的象徵。而在佛教經籍中喻佛為“人中獅子”;“獅子座”指的是佛坐、臥的地方;佛主講經,聲震十方世界,稱為“獅子吼”。沒想到蘇東坡把“獅子吼”誇張地比喻成悍妻的怒罵聲。當然,“河東獅吼”的確生動鮮活地傳達了悍妻大發雌威的樣子,因此也成為眾人熟知的成語,但是原有的“獅子吼”的涵義反而鮮少流傳了。
象
象體型龐大,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卻溫和柔順,行走安祥莊重。象在中國並不多見,多半是外邦進貢的饋贈品,稀有難得。“太平有象”就是古人認為太平盛世的強大安定、珍貴與萬邦來朝的情況和上列有關象的描述契合而衍生的成語。至於“盲人摸象”則是源自佛教《涅槃經》中故事,比喻眾生不明法理之博大,更不知道踏實修煉,就像盲人僅從接觸到象的一部分就以偏概全,驟下結論,而且各執己見,爭論不休,這樣永遠也無法得知究竟。
麒麟
麒麟是古代的仁獸,其形象為鹿身、馬足、牛尾,頭上只有一角,角端有肉。古籍描述麒麟行走規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後處,不踏陷阱,舉止就如同仁人君子一般。因此,用“喜獲麟兒”祝賀人家獲得仁厚賢德的子嗣,保證是再恰當不過的稱頌之詞!
其實成語中與飛禽走獸相關聯的內容不勝枚舉,以上僅就自己興趣取題材撰寫,其它就請讀者自行研究了。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