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暮色 雋永詞曲 立碑紀念
【大紀元11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辛悅弘╱淡水報導〕「淡水暮色」、「流浪到淡水」兩首歌膾炙人口,台北縣政府最近在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和老榕園區豎立了兩塊石碑,分別刻上這兩首歌的詞曲,供觀光客品味,縣長蘇貞昌明天(週六)也將在揭碑音樂會上,頒發拓印給作詞者葉俊麟親屬和陳明章,感謝他們對本土音樂的貢獻。
淡水漁人碼頭有許多景點,尤其是兩年多以來,在台北縣政府積極建設下,完成木棧道、觀光魚市、情人橋,美綠化植栽則有造型奇特的老榕園區,為了增添人文氣息,最近再豎立了「淡水暮色」、「流浪到淡水」等兩塊石碑。
「淡水暮色」詞譜石碑就豎立在情人橋的觀光魚市旁,是要紀念已故作詞者葉俊麟對台灣歌謠的貢獻;而「流浪到淡水」則是陳明章的作品,豎立在數十棵從桃園營區拆遷而來的老榕樹群間。
本週六下午三時卅分至五時卅分,觀光魚市前草坪將有一場紀念「淡水暮色」音樂會,台北縣長蘇貞昌將致贈葉俊麟家屬及陳明章拓印碑文紀念品,表彰他們對台灣本土音樂的貢獻。「淡水暮色」作曲人洪一峰,及歌手鄭日清、曾心梅與台北縣文化局國樂團、婦女合唱團,都將參加盛會。
歌詠淡水夕照 傳唱近半世紀
記者辛悅弘╱特稿
「日頭將要沉落西,水面染五彩,男女老幼塊等待,漁船倒退來,桃色樓窗門半開,琴聲訴悲哀;啊……幽怨的,心情無人知。」
「朦朧月色白光線,浮出紗帽山,河流水影色變換,海風陣陣寒,一隻小鳥找無伴,歇在船頭岸;啊……美妙的,啼叫動心肝。」
「淡水黃昏帶詩意,夜霧罩四邊,教堂鐘聲心空虛,響對海面去,埔頂燈光真稀微,閃閃像天星,啊;難忘的,情景引心悲。」
淡江夕照號稱台灣八景之一,但如果沒有旋律輕快、歌詞優美的「淡水暮色」傳唱近半世紀,人們的心頭也不會常常浮起這動人的景色和情致。
「淡水暮色」是由葉俊麟作詞、洪一峰作曲。
葉俊麟,一九二一年出生於基隆,六歲就被送進漢塾學習漢文和書法,天天背誦唐詩、宋詞,扎下深厚文學基礎,十四、五歲就能吟詩作對,葉家布莊門聯「德望方殷師宴子,昌期裕後效陶公」,據稱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基隆商專畢業後,先後在「橫井商業株式會社」、「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任職,在三井遇到了淺口一夫,將他帶入音樂創作的殿堂。
一九五七年,他結識作曲家也是歌手的洪一峰。那年葉俊麟擔任編劇,隨外景隊來到淡水,黃昏時收工,看見不遠處位於斜坡上的閣樓裡,一名女子躲在門扉後,遙望渡船口人們一家和樂的畫面,女子從門扉窺探的神情,觸動葉俊麟多愁善感的心思,寫下「淡水暮色」的第一段歌詞。
接著,他坐在渡船口欣賞落日餘暉,直至淡水河上一片漆黑,看到月亮從雲後露出朦朧月色,幾隻迷途的鳥兒心急地四處飛竄啼鳴,以及繞過淡水老街斜坡,沿著小巷往回走時,經過淡水教會鐘聲響起,他駐足遠眺觀音山麓燈光閃爍,再寫下內心悸動。
寫好歌詞後,葉俊麟後來和洪一峰重遊淡水小鎮,兩人的心靈因淡水美景產生共鳴,洪一峰譜下旋律,配上葉俊麟的詞,淡水小鎮的美景永留在台灣民眾心中。
葉俊麟作詞的取材範圍相當廣泛,有對自然景物的歌詠,如「寶島四季謠」、「淡水暮色」;有對感情得失的怨嘆,如「思慕的人」、「暗淡的月」;或規勸友人勵志向上,如「放浪人生」等等。
而將日語歌曲改填台語歌詞方面,葉俊麟也有不少佳作,如「孤女的願望」,敘述一位從鄉下到台北找工作的女孩,雖然工作低微薪資微薄,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在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的歷程中,對離鄉背井找工作的人有激勵鼓舞的作用。
其他如「可愛的馬」、「可憐戀花再會吧」、「媽媽歌星」、「悲情的城市」,雖是日本歌曲,但是葉俊麟將歌詞全部重寫,或敘事、或擬人、或描寫社會現象,優美詞意,令人聽後蕩氣迴腸。
一九九四年,第六屆金曲獎頒給他「特別貢獻獎」,對他為台灣歌謠的耕耘與奉獻,給予高度的肯定。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