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7日訊】剛于十一月二十三日舉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創造了一九八二年以來最高投票率百分之四十四和最多的投票人數一百零六萬。民主派大勝,比上届增加三十四席,親中民建聯慘敗,比上届少了二十一席,兩派在區議會中的民選差距,從上届的四席擴大到本届的四十六席!民建聯幾員大將都敗在民主黨新手之下,迫使黨魁曾鈺成不得不引咎辭職。
這樣勝敗懸殊的局面,是民調和所有人都未估計到的。上届至今不過四年,究竟發生了甚麽事?幾乎所有媒體都指出是七一大游行的影響對選情起了作用,而七一的訴求就是反對國安法立法,不滿董建華的管治,要求政治進一步民主化。而民建聯却與此相反,始終支援二十三條如期立法,堅定挺董,爲董護航。背後則是唯北京意旨是從,這樣,自然和市民漸行漸遠,連對民主派屢有微詞的東方日報在社論中也指出,民建聯的慘敗「罪不在黨魁而在他們的保皇立場」。
顯然,這届區選的勝利是香港市民取得七月風暴勝利的繼續,實質上則是香港人在一國兩制的局限下,對北京政權干預港人自由權利的反抗。民建聯沒有獨立思維,做了北京的犧牲品,如果他們能够看清共產黨反民主的本質,和香港大勢所趨,做一個真正以港人利益爲依歸的政黨,在未來的民主舞臺上仍會有他們的位置。今天的大勢已由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一語道破:「現在所有的黨都像反對黨,沒有人再敢當保皇黨了!」
至于北京當局,能否從香港事態中汲取教訓?我們不敢奢望。但是趨勢已經至爲明顯。近期臺灣政局出現異象,國親聯盟也步上公投制憲之路,儘管台港之間,有不同的爭議與判斷,但任何旁觀者可以看到,兩地的任何發展與選擇,都是和中共的一黨專制體系毫無共同之處,至少臺灣的九十多個政黨與香港的十多個政黨,沒有一個甘心做北京的保皇黨。任你二十三條,文攻武嚇,他們都有爭取自身權利的空間。香港人將再接再勵爭取二○○七年特首和二○○八年立法會全部議席普選。
此外,香港人感激北京支援香港經濟復蘇的安排,如CEPA,開放自由行旅游與人民幣業務等,但是一個生活在高度成熟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族群,不會模糊經濟與政治應有的區隔,香港人早已不是黃土地上動輒高呼皇恩浩蕩的一群,即使有十個楊利偉來作愛國秀,也洗不掉香港人自由慣了的腦子。要征服香港很容易(臺灣也許難一點),中南海的領導們必須換換腦筋,看看世界已經演進到了甚麽地步,不要以爲槍杆子可以永保特權,從蘇聯八一九政變到和香港區選同一天發生的格魯吉亞總統下臺,被認爲不合中國國情,但有些事是可以先啓動的,例如本期專題提到的批毛。供奉那樣一具禍國殃民的乾尸,不覺得有傷體面嗎?
轉載自網路文摘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