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6日訊】關於教育問題的討論中,一個常被提及但是較少仔細討論的說法是所謂的「退場機制」。舉例來說,檢討中小學教師應徵人數過多所產生的所謂「流浪教師」問題時,就有教育部打算設定「教育學程退場機制」的說法。當立委質詢指出,解聘、停聘一個大學教授比槍斃一個死刑犯還難時,也出現立委要求教育部在兩個月內提出「大學教師退場機制評估報告」的意見。
同樣地,在大學教育品質的討論裡,當有許多人認為大學生太多,並有學者建議「應建立完善的大學進退場機制」時,全國教育發展會議自然也就出現「建立高等校院及系所進退場機制,確保高等教育品質」的結論。
有趣的是,退場機制的討論至此,大家似乎就因為教育政策有了「配套措施」而滿足,而忘了繼續追問,所謂「配套措施」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學校是「不值得」存在而必須「退場」的?最近這一波大學擴張前的許多大學,不也都是在教育部嚴密的「進場機制」把關之下才成立的嗎,為什麼弊端仍然時有所聞,甚至演變成某些司法案件?
當然,規劃中的退場機制,一定會以教育部對大學的「評鑑」為基礎。問題是,哪些評鑑的項目以及怎樣的結果可以作為要求一個學校關門的依據。前陣子關於大學研究成果的評鑑方式,就已經吵得滿城風雨,只要招生沒有困難,教育部訂定的「退場機制」又能如何強迫一個學校心甘情願地關門。
不過,最近台北市一所私立高職停止招生,卻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角度。眾所周知,最近幾年以來由於高中數目的增加以及出生率下降導致人口的減少,私立高職的招生越見困難。根據中時晚報十一月十日的報導,恕德家商幾年來招生人數急速下降,校方決定今年起停止招生,這是高職關門的首例。學校關門,當然有些學生、人事和校產方面的事務需要處理,但是由社會的角度來看,有學校關門表示學生都有了更好的學校選擇,學校人員包括教師和職員都可以從事其他更有生產性的活動,意味著整體效率的提高。
同樣地,大學生的人數是否過多,什麼樣的評鑑標準可以判斷一個大學需要「退場」,教育部其實無法也不需知道。只要有學生覺得值得就讀,願意付學費來換取大學教育,大學就值得存在。教育部與其費盡人力、吃力不討好地去建立所謂的「退場機制」,不如讓學生透過對就讀學校的選擇來評鑑大學,以市場作為大學的退場機制。
由這個角度看來,為了提高大學的水準,教育部不但不需大費周章地建立所謂的「進退場機制」,反而應該繼續讓更多大學進場,更多大學進入的競爭和出生率下降所造成學生人數的減少,自然會促進大學的競爭以致教育品質的提升。讓願意付錢念書的人都有機會念書,直到有學校因為招生不足而必須退場時,大學的退場機制就完成了。換言之,市場的競爭才是最好的退場機制。──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