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日電)四十三年來集防洪、防凌、灌溉、發電、減淤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黃河三門峽水庫,由於設計上的缺陷,使得水庫發電和上游渭河地區泥沙淤積之間形成強烈矛盾,導致渭河地區洪災,大陸水利界已發出三門峽水利樞紐應盡快放棄發電、停止蓄水的呼籲。
香港大公報導今天報導,三門峽水庫是黃河上最老的一個水利樞紐工程,最近它卻遭到大陸最資深的水利專家、九十二歲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雙院士張光斗的質疑。和他持同樣觀點的,還有前水利部長錢正英等。
張光斗指出,錢正英和他都主張廢棄三門峽水電站,放掉水,不要發電,以減輕上游渭河地區的泥沙淤積。
他表示,上游渭河的泥沙下不來,進不到黃河河道,導致渭河的河床抬高。渭河的河床抬高後,洪水一大就溢出堤防。
陝西省華縣水利局副局長徐金龍指出,根本性的問題是潼關高程居高不下。
他說,潼關高程是水利學的一個名詞,表示黃河在陝西潼關的水位高度。渭河在潼關匯入黃河,如果黃河的水位高,渭河的水流就會變慢,水中攜帶的泥沙會大量沉澱,形成嚴重淤積。渭河泥沙淤積是否嚴重,關鍵要看潼關一帶的黃河水位是高還是低。
潼關水文站的工作人員說,潼關高程是制約整個渭河泥沙問題最關鍵的因素。
黃河水利委員會潼關水文站站長韓峰說,如果潼關高程比較高,渭河的泥沙淤積可能就會越來越嚴重。
三門峽水庫調度的負責人張冠軍對於水位的感受有深刻的體會。他說,要發電,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區將因此出現嚴重的泥沙淤積。但如果降低水位,又無法發電。
張冠軍說,水庫在設計初期對水土保持認識不足,和上游來水來沙情況的認識不足,另外和樞紐自身沒有考慮泄流排沙系統有關。
三門峽水庫在剛投入使用時,就已經逐步顯露設計上的缺陷。由於沒有充分考慮泥沙的問題,三門峽水庫剛投入運行,就出現了嚴重的淤積問題。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九年,三門峽水庫先後進行了兩次改建,主要是增設泄流排沙的通道,以緩解淤積程度,但即便這樣,三門峽上游的泥沙淤積還是無法根本解決。
對於三門峽的尷尬處境,遠在上游的渭河流域的受災群眾並不知情。他們只知道今年的雨多、水大,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他們現在希望的是,今年的冬天不要太冷。
對於目前困境,現在仍在爭論中。一派意見認為,重要的是做好上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渭河和黃河的泥沙問題。另一種意見則認為,水土保持需要時間,而降低三門峽水位是當前能夠取得明顯成效的方法,應該盡快實行。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最近提出,在利用小浪底工程的前提下,有必要調整三門峽水庫的運行方式,把潼關高程降低兩公尺,降到三百二十六公尺左右。他認為這是消除渭河水患較合理和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