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在新疆的中道(上)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訊】絲綢之路在新疆的中道,漢代的時候稱為「北道」。如果以現代的概念來說,是從哈密經吐魯番盆地的交河故城,沿天山南麓和塔里木河向西,到達喀什,經塔甚庫爾幹出境。當中,高昌、交河、輪台、龜茲、疏勒,是「絲綢之路」中道上的歷史名城。
  
漢、唐時期的中道路線,比起現代的居民中心,更為偏南,有些路段已沉沒在荒漠之中,比如在高昌故城以東的鄯善縣境內,本有窮阿薩、剋剋阿薩古城與高昌故城東西相望,但如今這兩個古城周圍已經成為無人居住的荒漠。過去,漢王朝為了保證絲路交通的安全,解決戍邊將士的給養,曾在庫爾勒地區進行過大規模的屯田,那時輪台、渠梨一帶,曾是阡陌縱橫的農業墾植中心,但今天已經淪為一片茫茫鹼灘,其位置是在今天輪台的東南面。從庫車西行,經阿克蘇到巴楚,在現今的公路以南,也有一列綿延的古堡,再如從伽師到喀什之間,在一片荒漠之中,考古工作者也發現過漢代的村落和唐代寺院。
  
中道的風情和量址,今人遙想那已逝的歲月。
  
絲綢之路從甘肅的玉門關進入新疆境內,首先便到達哈密。哈密古名伊吾,地處天山東部,是古代中原通向西域的大門和咽喉。當年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的馬隊,唐玄奘去西天取經的一行,馬可.波羅去中原的桑駝,以及歷朝數不清的使者、商賈,都曾在這裡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更不用說是絲綢之路的過客了。
  
一提起哈密,立刻叫人想起鼎鼎大名的哈密瓜。維吾爾族人把哈密瓜稱為「庫洪」,哈密瓜在天山南北都有種植,但品質最好的哈密瓜是鄯善出產的東湖瓜。
  
哈密瓜歷來叫「甜瓜」或「甘瓜」
  
從鄯善縣城出發,驅車向西南行駛25公里,便到達了這個著名的哈密瓜鄉魯克沁。
  
這裡出產的哈密瓜之所以上好,除了當地瓜農有豐富的栽培經驗之外,主要是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十分適合哈密瓜的生長、發育和糖分的積累。魯克沁又名魯蘭、六眼泉,即漢代的柳中城、明代的柳城。它北靠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南臨一望無際的庫姆塔格沙漠,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它具有夏季的高溫、空氣乾燥、雨水稀少、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哈密瓜對於生態環境的特殊要求。元、明時代,哈密瓜已在這裡廣為種植。不過,卻一直沒有哈密瓜這個名字,人們只稱它為「甘瓜」或「甜瓜」。一直到200多年前,哈密王將他管轄下的鄯善出產的甜瓜,當做「貢品進獻清廷,據說皇帝吃了以後,十分高興,便問:「這是甚麼瓜?」身邊的臣子不知道具體產地,只知道是哈密王所獻,便信口回答:「哈密瓜」。從此,哈密瓜便定名。想當年,絲路過客恐怕也早就吃過它的「甜頭」了。
  
吐魯番一場一溝盛產葡萄
  
一提起新疆的特產,人們自然會想起「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這句話,離開了哈密繼續西行,吐魯番的無核葡萄,又該是絲路過客的另外一大享受了。
  
葡萄對於土壤條件要求不高,只要保證充足的日照,水分充足,生長期氣溫較高就行了。吐魯番盆地的自然環境正符合了這樣的條件,而種植無核葡萄最多的是「一場一溝」,一場指的是鄯善縣東湖園藝場,一溝就是著名的葡萄溝了。
  
吐魯番市北的火焰山峽谷,是一條不太深的切蝕溝,但見一條清澈的溪水由北向南淌了過來。從溝底望過去,層層疊疊的葡萄園依著山勢佈滿了山坡,在萬綠叢中,又有些村舍小屋錯落其中,那就是葡萄人家了。
  
高昌故城殘存台基可能是麴氏王朝宮殿遺址
  
離開吐魯番市東行,進入平坦的戈壁後約40公里,穿過一片綠洲,保存比較完整的高昌故城遺址在望。
  
高昌故城的城牆還可以看得清楚,通過西城門進去,登上一個高處瞭望,只見西面都是斷垣殘壁,幾乎望不到盡頭。原來,高昌故城總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城牆周長有5公里多。
  
全城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3部份,據說那佈局模仿唐代的長安城。到處走走看看,你會發現外城的東南面和西南面,各有一處寺院的遺址。
  
城正中偏北是一個用紅土坯築成的高台,遺下的殘破台基就有15米高,附近發現過雕有圖案的石礎和綠琉璃瓦片,有人認為,這裡可能是麴氏王朝的宮殿遺址。
  
來到外城的一個廣場上就熱鬧了,攤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有人猜想,當年的貿易集市,可能也就在這一處。
  
第一個高昌國(公元442~460年)是匈奴人後裔沮渠氏建成的,繼之而起的是闞氏高昌國、張氏高昌國、馬氏高昌國和麴氏高昌國。其中以麴氏高昌國在吐魯番的歷史上影響最大,共傳十個王,歷時141年。唐朝建立不久,麴氏高昌國由麴文泰繼位,他依仗西突厥做後台,看到高昌地處絲路要衝,貿易比較發達,便乘機勒索苛稅,還時常扣留西域各國到唐朝去的使者與商人。唐太宗為了維護絲路的暢通,鞏固西域的統一,便派了侯君集率大軍攻高昌,麴文泰給嚇死了,其子被迫投降。
  
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大量文物
  
看完高昌故城,當然不能錯過在它旁邊的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50年代以來,這一帶發掘了100餘座古墓,出土了乾屍上百具,取得了從3世紀至8世紀的大量文物。據說大部份已經轉送烏魯木齊的新疆博物館收藏,但留在這裡的也不少,可見其總數量之多,
  
沒想到那些出土的生產於公元5世紀至8世紀的古代絲綢,顏色竟會保持得這樣鮮艷奪目,圖案竟會設計得這樣典雅美觀,而這些絹、紗、錦、緞,可以說是絲綢之路上最有代表性的文物。此外還有彩繪俑、壁畫、漢字文書等等,都十分精緻。
  
博斯騰湖是新疆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寫道:「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巳國。」這個「阿耆尼」來自梵文Agni,即漢文史書所稱的「焉耆」,《前漢書》記載:「焉耆國……近海水多魚。」《後漢書》記載:「焉耆……四面有大山,與龜茲國相聯,道險惡,易守,有海水,出入四山之內。……兩處所稱「海水」,指的就是焉耆縣東面的博斯騰湖,在維吾爾語中,意思是「綠洲湖」,這個面積980平方公里的大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從焉耆城順著開都河(即流沙河)向東流的方向,我們前往博斯騰湖,沿途沒有公路,汽車在農村小道上顛簸,十分難走,好不容易走完20公里的路程,見到湖水像大海似的橫在眼前,湖面不靜得像一面鏡子,還有幾隻小白鷗在湖面飛翔。
  
博斯騰湖盛產傳統的魚種大頭魚和尖嘴魚,肉嫩脂多,而且身體特別大,小的有幾公斤,大的更達十幾公斤,只是到了1966年,湖濱成立了水產養殖場,自己孵化魚苗,大量放養青魚、草魚、鰱魚等淡水魚,後來還從長江引來鯉魚、鯽魚、扁魚,品種增加到13種,產量也大為增加。難怪湖上有許多捕魚的漁輪呢!
  
在焉耆古國遺址出土的頭像
  
從焉耆縣城南行40華里,便是四十里城子鄉,據專家認為,焉耆古國當年的首府,就在四十里城子。
  
故城遺址正方形的土築城牆還相當完整,規模不小。只是城內空空蕩蕩,連斷垣殘壁都沒有留下,僅有高高低低的士墩,估計是建築物的台基。據悉,考古學家曾在城內找到唐代開元銅錢,證明早在公元8世紀這個古城就存在了,事實上,從公元5世紀到8世紀,名僧法顯、宋雲、玄奘、慧超、悟空等都先後經焉耆西遊。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說過,焉耆國有伽藍十幾所、僧徒2,000多人。隨著佛教的東傳,印度文化在焉耆有相當大的影響,而「文字」則取印度,微有增損。
  
在離四十里城子西面約20公里處的「千間房」出土的頭像,明顯地具有權陀羅藝術風格。其中一尊菩薩頭像高鼻深目,細長肩毛,眼睛微閉,小嘴厚唇,像印度人或中亞人。「千間房」有如「千佛侗」,看來這裡曾經有過許多廟宇,但平地上僅留存若乾土牆而已,只是在山樑上有一些洞窟,仔細尋找,發現有彩繪壁畫的殘跡。 (待續)

──轉自《世華網》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紅朝謊言】祁連山的血淚 ——西路軍全軍覆沒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 人氣 2
絲綢之路南道(上)
絲綢之路南路(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