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方式對食物營養的影響

人氣 45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訊】烹調好的食物對人體健康有益,但食物在加工過程中,若不注意合理烹調,很多營養素會被破壞。為了讓人們能從烹調好的食物中獲得更多的營養,就應通過合理烹調加工,盡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以提高食物在人體內的利用率,增進人體健康。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烹調方式和習慣會造成營養素的損失呢?

(1)主食烹調中營養素的損失:米、面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容易受到損失。如做
米飯淘米時,隨淘米次數、浸泡時間的增加,營養素的損失就會增加。做撈米飯時,可使大量維生素、無機鹽、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質溶於米湯中,如丟棄米湯不吃,就會造成損失。熬粥、蒸饅頭加鹼,可使維生素B1和維生素C受破壞。炸油條,因加鹼和高溫油炸,維生素B2和尼克酸損失約50%,維生素B1則幾乎損失殆盡。吃撈面比吃湯面營養素損失更多。因此,為保護營養素少受損失,制作米、面食品時,以蒸、烙較好,不宜用水煮、撈和油炸,以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2)副食烹調時營養素的損失:蔬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無機鹽。
不同的烹調加工方式對它們的保存有很大的影響。有人試驗,把嫩黃瓜切成薄片涼拌,放置2小時,維生素損失33%~35%;放置3小時,損失41%~49%。炒青菜時若加水過多,大量的維生素溶於水裡,如吃菜棄湯,維生素也會隨之丟失。特別是有人把青菜先煮一下,然後擠出菜汁再炒,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損失則更為嚴重。一般來說,食物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因性質比較穩定,在烹調過程中損失較少,而所含的維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因易水解,如烹調加工方式不當,很容易被破壞而損失。

烹調肉類食品,常用紅燒、清燉、蒸、炸、快炒等方法。其中以紅燒、清燉,維生素B1損失最多,達60%~65%;蒸和油炸損失為45%;快炒亦損失13%。肉類中所含的維生素B2,清蒸丸子損失為87%;紅燒、清燉肉塊損失40%;快炒肉絲僅損失20%。

由此可見,合理的烹調加式方式,對食物營養是多麼重要。在烹調食物時,應把良好的色、香、味形與營養素的保存相互兼顧起來,以更好的發揮食物營養保健作用。(摘自食療大眾版)(//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營養豐富的發酵豆制品
常吃馬鈴薯可健腦
食品營養與顏色有關
喝咖啡 能減肥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