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追求表現意境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康州報道/十月二十七曰,耶魯大學東亞系特邀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復三以「中國傳統文化對美的追求」為題探討了人類社會文明衰亡的原因、中華傳統文化中對美的追求及中西傳統文化的比較等問題。

* 中華傳統文化是對真与善的美好追求

趙先生分析了中華傳統文化包括道家和儒家對美的認識即是對「真」与「善」的追求。

他談到,孔子答子夏問《詩經-衛風》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時,沒有評論美女,而僅就「素以為絢兮」答「繪事後素」(先要有洁白的絲幅,然後才能畫出繽紛的畫)。子夏曰:「禮後乎?」,由此悟到:社會的體制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培養人。《衛風》這首小詩告訴人:令人美的是內在品質,而非「巧笑」、「美目」這些外貌;美与善是統一的。求「真」則是人對宇宙一切存在(包括自身)的反思,即宇宙論的本體論。孔子与子夏的對話實際是把人生、道德和宇宙本體結合起來,把道德論和本體論結合起來。

趙先生提到《道德經》對流行的各种社會觀念提出質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這里老子并不是否定「五色」、「五音」,而是以道的「自然無為」來看美,講了「善」与「真」:「上善若水」;道是「真」,「淡無味。視不足見,听不足聞,用不足既。」。趙先生借机指出現代人一些觀念雖合潮流但非定符合美的標准。

趙先生請听眾欣賞一些古詞古畫,說明中國的詩、文、樂、畫都追求表現「意境」:意在言外、形以傳神、緣情以求道。由藝術延伸到人也是一樣,人是求「義」還是牟「利」;言行舉止不應在於衣著,甚至不在於其教育程度,而在於其是否能在社會生活中不隨波逐流而獨立思考;有超越功利的美的意識則為「雅」﹐否則為「俗」。

* 中西傳統文化心靈与藝術相通

趙先生說,古今中外人類的心靈是相通的,因此藝術也是相通的。如果中國畫是引導觀眾從現實中出來,發人深省;西方藝術則是從古希腊起就樹立起了現實主義的傳統,其手法包括人體解剖比例、立體几何透視、人物性格化都是為引導觀眾進入現實,通過對真實生活的表現探索人的心靈。

西方藝術手法在表現人生上有局限,趙先生舉例著名雕刻家、思想家羅丹終其一生未能完成其「地獄之門」的雕刻作品,他做了186個小雕像表現人在入地獄之門前將如但丁所說「放棄你所有的希望」,然而人生難道只有186個希望嗎?羅丹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人沒有了希望便是沉淪在地獄之中,這是現實世界的最真實寫照。

那么羅丹的雕塑「沉思者」為什么可以成為藝術的杰作?趙先生認為,正是因為它把人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拉開了距离。「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使人不僅對世界沉思,而且對自己的生命在內心反思,所謂「靈魂的淨化」,這是藝術的意義。

* 道德人性的喪失導致民族衰亡

趙先生提到,歷史上希伯來、巴比倫、羅馬等古老文明大國在衰亡之際都處於經濟貿易發達階段,然而那時的社會內部卻失去了自我意識亦即社會良心,失去了自我批判的能力,不能再繼續提高自己,人們都過著麻木不仁的生活。

縱觀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及現狀,趙先生看到中國社會正重演上述現象。因中共一直在社會關系上宣揚「斗爭」,制造人与人的對立和仇恨;在社會倫理上,否定任何道德規范,灌輸「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行為准則;在對人的根本看法上,以「無產階級的階級性」代替人性,將忠於党的主席作為全中國人民最高道德,而到江澤民這一代更變本加厲。人們為了活著,不得不麻木自己的良心,只有對自己的私利盤算,自私的思想感情使得社會土壤沙漠化。孔子曰「民無信不立」。人与人之間沒有了互相信任,社會只有靠虛偽和暴力維持。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現今的中國社會表面上是歌舞升平,而下面掩蓋的是坏人當道、罪惡橫行。

* 人性的覺醒是社會复興的希望

趙先生說﹐在政治和經濟的作用被無限夸大的時代,人生命的意義要從根本上去尋求。衡量人最重要應看他做什么樣的人,古人把修德看做人生最重要的事。人性的覺醒、尋求「真」、追求「善」、懂得「美」不僅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今日世界的需要。

趙先生說﹕今日中國青年﹐最重要的不僅是學習謀生的技能,而根本在於重新樹立做人的意義和標准;在充滿虛偽的現實之中,有尋求「真」的愿望;在為尋求做人意義而追求「善」時,懂得人生的价值不是為個人利益;在追求快樂時,懂得「美」不是為滿足肉體欲望,這是人性的起點。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學者建議中國大陸教授繁體字
中華書法:書法的源流
昝愛宗:個性成都人
《大塊頭有大智慧》劉德華再戀張柏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