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立於明朝正德年間的「梁祝墓碑」今天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出土,這使得專家學者對於梁山伯、祝英台兩人的原籍地再起爭論。
梁祝墓碑長一百八十公分、寬八十公分、厚二十四公分。據新華社報導,碑文記載,明朝正德十一年(西元一五一六年),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奎,以欽差大臣的身分視察河道,在途經微山馬坡時,發現業已破敗不堪的梁祝墓,於是上奏決定重修。
一九七六年大造農田平整河道時,梁祝墓碑連同墳墓被剷平,墓碑深埋地下,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濟寧文物局才根據史料記載,對梁祝墓碑進行勘探、找到具體位置,當時又因為保護措施有限把墓碑再次埋藏地下,直到今天梁祝墓碑才又重見天日。
據山東省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樊存常說明,目前中國大陸約十個地方聲稱有「梁祝墓碑」,但以這次出土的墓碑時間最早,碑文長達八百多字,記載梁祝故事內容也最為詳實。他說,在浙江寧波所立的那塊墓碑,時間為明嘉靖丁未臘月,比今天出土的馬坡墓碑晚了近六十年,而且碑文上只有「晉奉.義婦塚」幾個字。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梁祝文化研究專家賀學君表示,馬坡墓碑的出土並不能完全証實梁祝原籍在此,同樣的,浙江寧波等地也沒有確鑿証據,雖然梁祝原籍之爭沒有定論,但是動人的梁祝傳說卻在大陸各地廣為流傳,成為寶貴的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