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德黑蘭十七日專電)近年在國際影壇聲譽竄升極快的伊朗影片,特色在於對人性內心世界的剝析深邃,而少外在物質世界的色彩渲染,但由於受到宗教及政治的層層限制,內心世界的主題範疇畢竟有限,經過幾年來的一再變化,也已到了令觀眾生厭的地步。
土耳其女導演黛拉克仙德(Pouran Derakhshandeh)接受記者訪談時表示,伊朗電影製片人已面臨主題缺乏的困境,許多作品已不再具有新的創作力,儘管製片人和導演都希望有所突破,但缺乏有吸引力的劇本,阻礙了伊朗生產好影片的能力。
黛拉克仙德又說,電影觀眾喜新厭舊,希望經常變化的口味,以及海外電影產品多元化的吸引力,也是導致伊朗電視市場逐漸萎縮的因素。
伊朗影片題材,無論是電影或電視劇,多是描繪人與環境之間的妥協,尤其將人性變化描繪得淋漓透徹,這顯然與伊朗宗教及政治束縛極深,外在限制極多,影片情節不得有任何極端暴力、色情及政治色彩在內,使得製片人和導演都面臨題材匱乏的困境。
以伊朗的電視節目而言,其中宗教說教節目佔了約三分之二,其餘只剩下肥皂劇、兒童節目、體育項目、新聞及偶而每週一、兩部經過刪剪的外國老舊影片而已,不僅是伊朗本地年輕人拒看,外國派駐伊朗工作的人士也常嘆伊朗生活品味枯燥。
曾經執導「快樂小鳥」與「愛無疆界」而名聞伊朗兒童影界的黛拉克仙德表示,伊朗電影業必須隨著勢之所趨向前跟進,而伊朗兒童也面臨和伊朗電影業一樣的困境,對現有千篇一律的兒童劇題材也開始感到厭煩,而兒童一向是電影最忠實的觀眾,但當兒童都對影片失望時,另別提其他層次的觀眾了。黛拉克仙德將參加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伊朗南部古城設拉子舉行的第四十八屆亞太影展,中華民國等十八個國家都將派代表團及影片參展,中華民國參賽影片包括蔡明亮的「不散」、林正盛的「魯賓遜漂流記」與鄭文堂的「夢幻部落(電視版名瓦旦的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