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敲起生態警鐘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 “大興安嶺都有沙塵暴了。”據中國報刊報道,近年來大興安嶺林區竟然開始有沙塵暴光顧。

大興安嶺林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和興安盟境內,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台灣省或1個江蘇省。這裏群山起伏,林海揚波,蘊藏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據統計,有林地達713萬公頃,林木總蓄積量6.65億立方米。

有關人員說,由於近40年的森林過伐,導致整個林區生態環境失去平衡,近年來大興安嶺林區竟然開始有沙塵暴光顧。

一位在大興安嶺工作近40年的地區巡視員說,由於森林減少和植被破壞,直接導致大風天氣增多,風力加大。大風天數“節節高”:20世紀60年代,5級風以上天數春季有7天,秋季有3天;80年代春季有12天,秋季有5天;到1998年,春季已達42天,秋季達10天,造成歷史罕見的風災。

1964 年,大興安嶺的可採蓄積量是 5.2 億立方米,1997 年是 1.6 億立方米,減少了 70%。大興安嶺是高寒地區,樹木成材要 110 年至 120 年,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木材生產僅能維持十幾年。從加格達奇到漠河,一路所見大多是細細的次生林。有關人員說,“再不保護,再不逐年減產,這片森林也會變成黃土高坡。”

森林減少主要是由於人們過度的砍伐。這種持續性的大量的索取超過了自然所能承受的能力,對整個林區連帶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報道說,森林總蓄積量的下降和成熟林的減少,使大興安嶺林區水源涵養的能力有所下降。據有關部門統計,1987年特大森林火災前的38年間,林區只在1955年和1967年發生過兩次洪水。之後的12年間發生了1988、1989、1991、1998年4次洪澇災害,損失越來越大。1998年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殃及整個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受災人口達150萬,72萬人被迫離家,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元。專家指出,這與大興安嶺森林採伐面積累計占集水區控制面積1/3有直接關系。

作為一個天然生物基因庫和中國唯一的寒溫帶針葉林群落,大興安嶺近年來生物多樣性銳減。寶貴的濕地從上世紀60年代的80多萬公頃減少到41萬公頃;數百萬公頃的森林裏竟然已很難聽到鳥鳴;林區開發初期在作業現場經常遇到的馬鹿、駝鹿、麝、麋、棕熊等珍貴動物,也已難覓蹤影;江河湖泊中特有的冷水魚類也很少了。

自然生態環境的良好與惡化和人們的行為息息相關。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在我們腳下消失時,我們又如何生存呢?

﹝正見網﹞(//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貴陽男子炫耀19歲進央企 每天上3小時班 惹議
湖南賣菜老人在車中燒炭取暖身亡引同情
高圓圓素顏帶娃外出騎車 一細節獲讚溫馨有愛
成都地鐵站外男子持剪刀無差別傷人 多人受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