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9日訊】(中央社台北二十九日電)最新一期的﹁瞭望﹂雜誌指出,決策失誤是中國大陸長期存在並具普遍性的頑疾,對大陸經濟建設造成相當影響,例如去年由於違規擔保、投資與借款等失誤,讓中國損失人民幣七十二億元。有鑑於此,專文指出,應建立事前制衡與事後追究的機制,﹁決策失誤不容再三﹂。
中新網報導,專文援引案例表示,投資近三十億元建設的福建長樂國際機場,由於建設規模過度超前,造成目前旅客量與貨郵量只達到設計規模的三分之一,航站樓與機場生活區也大量閒置,總計營運五年以來,累計虧損已達十一億元。
對於決策失誤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在計畫經濟時代,﹁首長工程﹂、﹁長官意志﹂曾是決策失誤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則是除少數違規操作外,有相當部分是因﹁加快發展﹂、﹁戰略眼光﹂等。
文章指出,在﹁加快發展﹂與體現﹁戰略眼光﹂等決策下產生的錯誤,都因為﹁好心辦壞事﹂,導致最後沒有人付出代價,甚至不會影響決策者的政績與升遷。
文章又說,當前大陸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激情澎湃的情緒正在各地醞釀,加上目前發展態勢較為理想,因此很容易導致有關單位只看到有利的一面,卻對困難估計不足,決策失誤機率也跟著升高。
文章指出,要防止決策的隨意性,必須建立兩項機制,包括事前的制衡與事後的責任追究,而且越是天時地利人和,越要警惕與防止錯誤的決策失誤。(//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