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馬國華文教育如逆水行舟絕難苟且圖存

【大紀元1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二十八日專電)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在東南亞地區裏,可說是最有系統與普及化,而在社會上的應用程度也逐漸提升,這是華社中有識之士長期努力不懈的維護與爭取華教權益,才有今天的成果。

但是,有趣的現象是,馬國華裔雖貴為立國有功臣民之一,而華裔政黨代表也列席執政聯盟成員黨內,但卻是內閣的弱者。往往議會通過許多不利華文教育的措施時,就必須由華社熱中華教的人士奮身反彈,號召全體華社請願反對,經過一波三折後,執政當局才會表示暫緩實施。如此週而復始,演出耐力較量的政治遊戲。華教因此得以滋長,然而華教的危機也正潛伏其中。

馬國華教界元老沈慕羽對到訪的宏觀電視海外攝影組與中央社記者,滔滔不絕的提出他對馬國華文教育發展的看法。

被馬國華社尊稱為「華教之父」的沈慕羽現年已九一高齡,尚精神奕奕,思路清晰,談吐更中氣十足,而談華教可說是他最在行的事。

他在三年前才卸下大馬華教教師總會(教總)主席的重任,現在仍是教總的永久名譽顧問,以及其他十餘個華團顧問。一週有五天,還得在一家保險公司兼做代理員工作。他笑稱自己就像是個待不住的過動兒。

從一九三七年的蘆溝橋事變,沈慕老便開始他的拯救民族與中華文化存亡運動,繼而為華文教育權益,領導群倫奔走四方,甚至因此身繫囹圄多次也不以為意。由青年、壯年、中年而至耄期之齡,把超過一甲子的時光與精神,無私的奉獻給民族的文化教育,這在世界華文教育界裏,恐怕難再找到第二位。

歷史是人創造的,而他所作出的貢獻,也早已獲得華社的認同與敬仰。其他的回饋也包括中華民國行政院與僑委會個別頒贈交化獎章的褒揚。

但我們發覺,他騎腳踏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而且是正規的上下班交通工具(只是晉入九十高齡,才改作運動之用)。這實在也算得上是一項可貴紀錄。

他經常愛套用孫中山先生遺囑開頭那句「余致力於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卻顯得更為得意的指出,他致力的華教革命「凡」得更長遠。只是他接著一定也會沉痛的表示,「革命尚未成功,同胞仍須努力。」

馬國獨立四十六年以來,單元教育政策始終是執政當局的利器,在施政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引用一再修正的教育法令條規,企圖淡化華社的維護華教權益鬥志、弱化華教界內部精神,以及同化華社家長群中並無主見者心理。從而達到執政者「一個國家一種語文」的目標,而這也是華社最恐懼的「最終目標」。

為了達致這一目標,執政當局利用資源優勢,全力發展國民教育(即馬來文教育),而巧立各種名目抑制其他母語教育的生機。例如減少華校數目,短缺師資,課室不足等,無一不是母語教育發展的致命傷。

明顯的,這個目標一旦實現,將使大馬的華裔放棄自己的文化,也就像其他地區的華裔被同化一般,而淪為貌似華人卻不懂華文華語的另類人物。

沈慕老皺起眉頭說,如果出現這種局面,那可真是一個民族的悲哀。他強調,母語教育就是保存民族文化的前衛,沒有了母語教育也就滅亡本身文化;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了靈魂,那已不算是某一種民族。

所以,他特別強調,華文教育能否長青不謝,最大程度上需靠華裔本身的感受與價值判斷,而後擇善固執,身體力行,展開民主的權益鬥爭,而且這是漫長無限期的抗爭。直至一個真正表現全民政治公正、權益平等的民主社會出現為止。因此,目前階段,華教猶如船行湍急逆流中,只有奮力向前划,那也是唯一的抉擇了。

不過,他對於馬國華教的前瞻仍然抱持樂觀,因為海峽兩岸的穩定局勢與不斷擴大的商機與商圈,都對華語文的使用有直接的功能性幫助,至少可減緩華教發展的一些阻礙與壓力。

但是,他也慎重提醒,在多元種族國度裏,各民族團結與包容是主要的立國基石,華裔力求母語文發展的同時,也必須融入當地社會的生活,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與履行公民的義務。這將是造福華教發展的另一不可或缺的力量。(//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