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華雪梨報導/為期三天的“現代中國憲政研究”學術討論會日前已在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圓滿結束。本次研討會引起海外關注中國問題的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圖前排左起:謝泳,徐友漁,朱學勤,白夏,秦暉,高華;後排左起:丘岳首,何以懷,馮崇義,蕭功秦,吳國光,由冀,任劍濤,吳稼祥,肖濱。(大紀元)
本月16日到18日,由雪梨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中國部主辦的“現代中國憲政研究”學術討論會在該部主任馮崇義教授及上海大學朱學勤教授的召集下順利召開,主題是探討在中國社會轉型的背景下推進憲政改革在理論學術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共有十餘篇學術論文在本次學術會議上得到了與會者廣泛深入的討論。
此次會議的與會者多為自由主義思想流派的代表。代表們指出,目前中國的整個社會正處于社會轉型期,貧富差距的擴大,失業人口的增多以及制度性腐敗等一系列問題使憲政改革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中國一黨專政而造成的政權高度集中的現狀,使得現有法律在極權的控制下呈現人治淩駕於憲法之上的事實,因此如何能走一條既能避免引起社會過度動蕩,又能切實實現憲政改革的道路,是本次會議的焦點。
由于在此次開會前主辦者已將所有論文發給與會者閱讀,正式開會時以評論為主,繞開周邊,直奔主題,因此整個會議緊湊而卓有成效。而學者們在談古論今,對比中外,交叉研究,引經據典中提出大量對比參照,對中國憲政改革的可行性做出了全面的考量,充分詮釋了對聯邦主義,新權威主義等的理解,顯示出學者們的社會責任感及歷史責任感和科學精神。
學者們指出,在處理憲政改革與經濟改革的關係中,經濟改革應該只是憲政轉軌的基礎,憲政改革、上層建築的改革才是改變大局的關鍵。
最後也有學者指出,關于憲政如何實行在學理上的討論已經很多,但就中國的路到底怎麼走,如何真正推動民主化進程,爭取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參與等方面的問題,仍欠缺具體的方案和做法,希望這個論題成為下次會議的主題。
主辦單位指出,長期以來,澳洲有關中國問題方面的學術研究一直處在低迷狀態,對出現的中國問題也未能及時做出回應,因此,本次“現代中國憲政研究”學術討論會能在澳洲召開,澳洲的學術界收穫無疑是巨大的。
來自北京的吳稼祥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的吳國光教授,法國的白夏教授(Dr. Jean-Philippe Beja),中山大學的肖濱教授,任劍濤教授,上海師範大學的蕭功秦教授,南京大學的高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徐友漁教授,山西《黃河》編輯部的謝泳先生,清華大學的秦輝教授,上海大學的朱學勤教授,及澳洲UTS大學的馮崇義博士,西雪梨大學的馮兆基教授,UNSW的由冀博士,杭智科博士(Dr. Hans Hendrischke),UTS的郭英杰博士、丘岳首博士及楊徑青博士等共40餘人先後出席了此次會議。大紀元時報,新唐人電視臺及澳洲新報的記者等均有到場采訪。(//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