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拒加入RCEP 指責中共貿易行為不透明

人氣 2145

【大紀元2024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印度商務部長表示,印度拒絕加入中共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堅稱與中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不符合印度利益。

週日(9月22日),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Piyush Goyal)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印度不會加入RCEP,因為它既沒有反映東盟提出時的指導原則,且與中方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RCEP由東盟10國發起,之後邀請與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新西蘭5國,於2020年11月15日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簽署。於2022年1月生效。由於中國是RCEP參與國之中最大經濟體且中共最積極推動RCEP,外界普遍認為,中共才是RCEP背後的主導者。

RCEP談判始於2013年,最初包括印度。然而,2019年,印度選擇不加入RCEP,理由是尚未解決的「核心利益」問題。當時,印度沒有詳細說明未解決的核心利益是什麼。

戈亞爾指出,當時北京已經與東盟、日本和韓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這不符合我們農民的利益,RCEP不反映我們中小型工業和部門的願望,從某種形式上講,它只不過是與中國的一項自由貿易協定。」他說。

戈亞爾談到中共貿易行爲極其不透明。他表示,當站在印度意外看問題時,不會意識到與一個不透明的經濟體競爭有多麼困難。

「當然,(印度)國內沒有人願意與一個不透明的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這個經濟體的經濟實踐非常不透明,貿易體系、政治體系、經濟——管理方式——都與民主世界想要的完全不同。」他説。

戈亞爾還指責中共利用世界貿易組織政策為自己謀利,向全球各個經濟體大量供出口低價商品,這些商品還不符合質量標準。

在國內需求疲軟之際,北京選擇提升本國製造業產能,然後把過剩產品輸往海外。該政策反映了中共的兩個目的,第一個是打造全面的工業供應鏈,減少對外國產品的依賴,第二個是讓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更加依賴於中國的供應鏈。

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份額已經達到30%。中國製造業貿易順差占世界GDP的份額很大,並一直以2%的速度迅速增長。這一份額已經比日本和德國製造業盈餘在巔峰時期的總和還要多。

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傑伊‧尚博(Jay Shambaugh)表示,很多國家都跟美國一樣想要解決中國的非市場行為給全球帶來的負面溢出效應。

中國的許多貿易夥伴,從美國、歐洲到甚至一些被認為對中國相對友好的亞洲國家,都在提高關稅和其它貿易壁壘,以抵制廉價的中國商品。

9月10日,印度財政部發布命令,將對從中國及其鄰國越南進口的某些鋼鐵產品徵收12%至30%的關稅,旨在保護和促進本地產業。

目前,中國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導致國內建築業萎縮,鋼鐵供過於求。從4月到7月,中國成為印度最大的鋼鐵出口國,向印度出口了大約80.7萬公噸的鋼鐵,隨後是日本和韓國。

根據商品諮詢公司BigMint的數據,由於進口增加和出口疲軟,印度的鋼鐵價格暴跌至三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歐美市場遇阻 中國最大出口地變成東南亞
總統候選人推臺入RCEP  分析:服貿是糖衣毒藥
王赫:中日韓重啟自貿談判與中共四重圖謀
聯合國通過《未來契約》 聚焦各種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