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如何建立台灣韌性 應對各種危機

人氣 115

【大紀元2024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等多個單位18日共同舉辦座談會,就「危機來了怎麼辦?如何建立台灣韌性」議題,邀請學者專家與會分析。

主持人、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譚偉恩指出,天災人禍的共通點就是不可預測,且大家都不希望發生。台灣近年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推動「全民防」和「全韌性」,就是希望全面提升防災、救災和抗災能力。他說,韌性可透過學習不斷提升,且是全民共享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民族共同體的認同來自於共同的苦難與榮耀,因此921大地震及其災後重建,塑造了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與認同。」過去傳統安全的威脅來自其它國家,但當代非傳統安全的議題則包括駭客入侵、SARS與武漢肺炎疫情等多元面向,需要民防、災防和國防「三防一體」,由整個社群共同體一起面對。

董思齊引用外交部長林佳龍在台灣智庫「韌性台灣」論壇上提出的觀點指出,台灣面臨國土發展均衡化、能源結構轉型化、創新能耐多元化及災防體系敏捷化等四大挑戰,尤其是災防系統的敏捷化至關重要,台灣必須持續加強科技防災知識,並透過國際合作來應對複合式災害。

董思齊還提到內政部消防署推動的2024至2029年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計劃(T-CERT),該計劃旨在透過網路強化民眾「自救」與「互助」能力,提升重要基礎設施、企業、學校等機構的防災應變能力。他呼籲台灣社會應建立民防、災防和國防「三防一體」的認識觀,青年世代更應積極參與其中,來強化台灣的國防及危機應變機制,共同打造一個更具韌性的社會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

台灣民團協會理事長司徒嘉恆認為,面對風險,「韌性」是社會有多重手段甚至整個生態系統去應對外來衝擊,讓社會儘快回到穩定狀態。民團協會重點推廣「地方自訓團」,目前全台已有20多個組織,形成多中心的互助系統,並持續擴大升級。他邀請大家將自己參與的防災救災課程落實在生活中,回到社區,認識並串聯鄰居,一起演練韌性防災技巧。

台灣災難醫療發展協會祕書長、台灣應急整合服務有限公司營運長柳育漢解釋,災害隨時可能發生,做好各種應變準備非常重要。民眾平時在家中逃生必經之處,例如玄關和車上,應有全家一人一份的「個人緊急避難包」,以備災害來臨時避難使用。避難包中應準備食物和飲水、醫療衛生用品和保暖衣物,每半年更新。此外,亦可參加防災急救訓練課程或是社區第一線應變人員的培訓,為自己準備好生存急救技巧。

沃草營運長洪國鈞說,沃草從2018年開始關注資訊戰和混合戰,特別是非軍事的作戰形態;「敵國的行動雖未達到開戰標準,但卻危害我們的生活權益和國家主權,影響政治行為和認同。」面對俄國的混合戰侵略,波羅的海國家已開始發放民防手冊,點破俄國可能採取的行動,並強調自救。他說,當全民都有知識、物資、技能和心理的準備,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家園。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指出,根據統計,台灣人一生會碰到3次的7級以上大地震,大家必須從「認識自己的國、認識自己的家」開始,掌握已有公開資料的災害指標和地理氣象資訊。他補充,2000年上路的災害防救法目前是災因管理,將不同原因造成的災害分由不同政府單位管理,應調整針對後果的「全災害管理」,才能更有效地跨部會、跨組織合作。

建業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品瑜分享公共工程的民事求償經驗,當災害造成損害,就有可能要求賠償。請求損害賠償有人、事、時、地、物5個構成要件,也就是「哪些人、做了什麼事、在何時何地、損害到我們的權益?」例如要求地震損害賠償時,事時地物都相當明顯,但人可能包括房屋興建者(起造人、營造商、監造商等),甚至是政府主管機關,都可能是請求對象,這也是民事求償的關鍵所在。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直言,台灣的民防團體常常因為擔心引起恐慌而必須自清,組織活動是「非軍事」的,不能有效結合國防能量,非常可惜。但在烏俄戰爭後,台灣人愈來愈意識到戰爭的威脅迫在眉睫,研究發現認為兵役訓練有用者,自我防衛決心也比較高,顯示政府應加強兵役訓練的品質。此外,調查發現女性的自我防衛決心偏低,顯示國防軍事的討論必須納入所有性別,才能凝聚全民的力量。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針對「民團與在地組織的結合」「如何立法阻止中(共)國滲透台灣的鄰里組織」「女性群體中投入自我防衛的決心差異」等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拉脫維亞前總統:全球民主面臨內憂外患 需強化韌性
工研院攜手東芝 以虛擬電廠打造台灣電網韌性
韌性技術 機採茶菁結合茶園智慧化管理
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谷立言:美支持台灣強化防禦韌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