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朝鮮人食不果腹 美國人在韓提供援助

人氣 35

【大紀元2024年0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伊韓國採訪報導)1996年,一名名叫Tim Peters的美國基督教活動家在日本神戶做大地震的災後志願服務,在那裡,他第一次了解到朝鮮存在嚴重的糧食短缺問題,「我感到一種幾乎無法抗拒的磁力吸引著我,讓我想要回到韓半島,做點什麼幫助朝鮮人。」

為了傳教, Peters曾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兩次踏上韓國的土地,「第三次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我留在了韓國南部,但我的注意力、焦點與活動開始轉向朝鮮。」Peters說。

那年,Peters在韓國創立了基督教非政府組織「韓國援助之手(Helping Hands Korea,HHK)」,旨在為朝鮮人民提供幫助,一直堅持至今。

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提供生活必需品

世界糧食計劃署曾指出,40%的朝鮮人處於營養不良或食品不安全的狀態,也就是說,約1100萬~1200萬朝鮮人每天無法獲得 600克食物(聯合國建議的每日人均攝入量)。

自成立之初,HHK的核心項目之一就是為朝鮮貧困人口提供糧食,「這本是朝鮮政府的責任,但他們優先考慮其它事務,而不是食品穩定。提供糧食援助是一種直接且實用的人道主義行為,特別是對處於社會底層的朝鮮人民。」Peters說,「儘管我們組織很小,但我們願意為此盡綿薄之力。」

大約7年半前,該組織向朝鮮運輸鍋巴的項目暴露,Peters轉而選擇了「送種子(Seed sending)」的項目。他們將包括玉米、豌豆、番茄、捲心菜、菠菜、白菜、白蘿蔔等韓國飲食中常見的蔬菜種子送往朝鮮。最近在一位脫北青年的建議下,Peters還新增富含植物蛋白質的大豆種子,這些種子大多來自首爾鍾路的批發市場。

「我們一直嘗試創新,以滿足朝鮮人的真正需求。」Peters說。

另外,這個團隊約10年前開始向朝鮮提供藥品,包括兒童維他命等。「朝鮮的醫療系統非常破舊、脆弱,政府的資金支持也不足。平壤的特權階層確實有專屬醫院,但在偏遠地區,人們常說的一句笑話是:『醫院能診斷出你的病,但除非你私下遞紅包,否則他們不會為你提供治療或藥物。』」Peters說。

種子和藥物的運送主要通過居住在中國東北的190萬朝鮮族,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在朝鮮有親戚,因此可以進出朝鮮。而在中國有親戚的朝鮮人也可進入中國獲得種子和藥品。期間,朝中邊境的家庭教會偶爾也會提供幫助。

HHK送到朝鮮的種子示意圖。此圖為翻拍圖片。(韓基民/大紀元)
HHK送到朝鮮的藥品和兒童維他命示意圖。此圖為翻拍圖片。(韓基民/大紀元)
今年5月HHK收到的一封來自朝鮮的英文翻譯感謝信。(韓基民/大紀元)

今年5月,Peters收到一封來自朝鮮的英文翻譯感謝信,信中寫道,HHK送來的種子品質比朝鮮的好很多。最近朝鮮種子價格飆升,能收到種子彌足珍貴,非常感謝。

對此,Peters激動不已,「這封信讓我非常興奮,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收到如此積極的反饋,我真的很高興能夠滿足他們的一些需求。」

每週聚會包種子 喚醒韓國青年對朝鮮的關心

在首爾地鐵4號線和6號線的換乘站三角地有一條遍布老字號的小巷子,Peters在這裡租下一間樸素的店面,起名”DL畫廊”,歡迎來自各行各業、關心朝鮮人生活的韓國人、外國人以及脫北者參加包種子活動。

Peters將這個每週一次的聚會稱為「地下墓穴(Catacomb)」,這個詞源自古羅馬帝國地下墓穴,即君士坦丁大帝宣布接受基督教之前,受到迫害的基督教信徒們的祕密聚會場所,也是經典電影《暴君焚城錄(Quo Vadis)》的歷史背景。

2023年,韓國民間團體「民主和平統一諮詢會議」面向1000名13~18歲的韓國青少年就朝鮮問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0.4%的受訪者認為朝鮮是「戒備對象」,僅16.2%和6.8%認為朝鮮是「合作對象」或「援助對象」。

對於韓國年輕人忙於自己的生活,Peters表示理解,並坦言自己曾經也是如此,因此他希望通過每週舉辦一次的「包種子(Packing seeds)」活動,喚醒韓國年輕一代對朝鮮的關心。

「我的目標不是讓他們加入我的組織,而是點燃他們內心的火焰,在我們打包種子的同時,讓他們看到現實,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Peters說,「我希望喚醒參與活動的韓國年輕人對朝鮮人民的理解與同情,因為他們是對未來起關鍵作用的一代,其中可能包括南北統一問題。」

大紀元記者與《韓國時報》(The Korea Peterses)、非政府組織(NGO)人士、朝鮮人權活動家、脫北青年和韓國上班族參與了近期舉行的一次聚會。Peters一邊演示一邊告訴與會者,「今天要包裝的是蕎麥種子。用茶匙舀起,取適量種子放入迷你袋中,封好袋子即可。請記得仔細按一下袋沿,確保密封。把這些種子送到朝鮮,總有一天朝鮮人的飯桌上也會擺上有益健康的蕎麥飯。」

出於信仰 在助人為樂之路繼續前行

朝鮮政府禁止傳教士入境,因此,成為傳教士口中的「難以觸及之地(Unreachable Field)」。「我想要接觸那些未被觸及的朝鮮人民。」Peters說。

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Peters在中國得以見到朝鮮人,Peters記得他們非常矮小,並感到震驚。「我從未在世界上其它地方見過這種情況。整個一代人沒有得到足夠的食物,以至於他們沒有長到一般人的高度。同為人類,我為朝鮮人民感到惋惜。」

「沒有言論自由、沒有集會自由、沒有信仰自由……我感到惋惜、同情,我想,我不能就這樣轉身離開。這是一種『我必須做點什麼,否則我無法面對自己』的感覺。」Peters回憶起當時的感受。

同時,Peters深受「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Parable of the Good Samaritan)」的觸動,「即便有些人不受歡迎,我們也應該幫助他們。朝鮮人並不總是表現出感激,但《聖經》說,神對感恩的人和不感恩的人都一樣好,他的陽光照耀在所有人身上。所以我們不能只幫助那些說『謝謝』的人。」

Peters說,儘管環境看似不可能,但他們的援助物資以驚人的方式到達了那裡,「幾乎像是一個奇蹟」。在朝鮮這樣一個障礙重重的地方,「這種深刻的滿足感是難以言喻的」。

「我知道我已經74歲了,還有身體疾病,明天我還需要去看醫生。」Peters說,「不過,我希望能繼續前行,激勵儘可能多的年輕人繼續堅持自己對這一事業的熱情,繼續傳播這一火炬。」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韓朝首腦會談前夕 傳朝鮮人民夢想統一
朝鮮宣布禁用外幣 開始沒收美元和人民幣
專家:朝鮮為控制人民壟斷糧食 很多人餓死
朝鮮流浪兒躋身韓國會:有責任帶給人幸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