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8月05日訊】8月4日,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在舊金山逝世,終年98歲。
8月5日下午,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施郁在微博發消息:「偉大的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永垂不朽,消息可靠。」「確切時間是當地時間8月4日凌晨2時33分,也就是北京時間17時33分。」
與此同時,澎湃新聞報導,從王垂林等多位李政道教授友人方面獲悉,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美國時間8月4日在舊金山市逝世,終年98歲。
李政道1926年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蘇州,美國國籍。1944—1946年先後就讀於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
1956年,李政道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任哥倫比亞大學費米講座教授,1984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全校講座教授」。
李政道曾擔任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意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科學獎和意大利共和國最高騎士勳章等。
李政道長期從事物理學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論、原子核理論和統計物理等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
1954年,李政道提出「李模型」,對探討量子場論基本問題起到重要作用。1956年,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論斷,1957年經實驗驗證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科學獎。
上世紀60年代以來,李政道在正反粒子變換和空間反射聯合變換下不守恆問題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70年代以來,他在建立與發展孤立子的量子理論、提出反常核態的概念、建立與發展隨機格點規範理論、把時間作為分立動力學變數並進而建立分立動力學理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責任編輯: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