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個稅收入持續下降揭中國經濟深層危機

【大紀元2024年08月28日訊】個稅收入是衡量中國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中共官方數據,1—7月,個人所得稅8,52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5.5%,超過同期全國稅收收入的降幅(5.4%)。而2023全年,個稅也下降了1%。

個稅收入連續一年多下降,這是相當罕見的(見下表)。2012年以來,除個別年份(個稅調整),個稅的增長率都遠超總稅收增長率。甚至,2020年總稅收收入下降2.3%、2022年總稅收收入下降2.3%,而這兩年的個稅收入都在逆勢快速增長。

2012—2023若干稅收數據

資料來源:中共財政部

事實上,中國的個稅收入,多年來呈持續增長之勢。2000—2019年,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26倍和5.77倍,而個稅收入增長了14.75倍。
但是,為什麼2023年以來個稅收入持續萎縮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能依賴中共官方數據,它不可信。例如,國家統計局稱,2023全年和2024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率,分別為6.1%和5.3%。可是,同期的個稅收入卻分別下降了1%和5.7%,這不矛盾嗎?

本文認為,2023年以來個稅收入持續萎縮,直接原因可能有如下三個。

(一)工資水平下降與繳納個稅人數減少。中國個稅收入60%以上來自於工資收入。工資水平及其分布狀況與個稅收入有直接關係。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風雨飄搖,繳納個稅的人數及其工資水平,應有明顯下降。舉例而言。青年人失業率創歷史最高點。「2023年應屆生平均月薪10,342元」是個網絡謊言。麥可思2024就業藍皮書顯示,2023屆本科、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050元、4,683元。就業率和工資水平,是經濟的風向標。從這個風向標看,中國經濟已非常艱難。

(二)中等收入群體遭沉重打擊。中國60%以上個稅由中等收入(年收入9.6萬元~36萬元)群體繳納。而從2019年起,個稅起徵點從3,500元調整為5,000元,納稅人數從1.87億人降至6,400萬人。這繳納個稅的6,400萬,主要是政府、國企人員,和民企、外企高管、高科技、高技術人員等等。但2023年以來,政府財政壓力越來越大、外資撤退、企業外流、當局搞「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共同富裕」,普遍減薪,股市、樓市低迷,理財信託產品不斷爆雷,多重打擊下中等收入群體血淚斑斑。2024年7月3日,「金領學霸、一路開掛」的中金公司女員工鄭雯露跳樓自殺,就是一個典型事件。如果中等收入群體坍塌,這個國家的經濟就完蛋了。

(三)中國個稅收入的60%以上由「北上廣深」、浙江、江蘇六地貢獻。疫情以來,這些地方深受衝擊。「上海封城」的影響更是廣泛而深刻的。舉例而言,2022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人口全都下降,共減少27.47萬人,占當年人全國口減少總數的32%,非比尋常。又如,2024年上半年整體來看,一線城市社零增速大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6月,一線城市社零增速全部轉負(同比增速分別為-9.4%、-6.3%、-9.3%、-2.2%),天風證券稱之為「斷崖式下跌」。這些都是經濟衰變的表徵,直接導致個稅收入大幅減少。例如,1—5月,江蘇省稅收收入下降3.8%,而其中個人所得稅下降高達8.2%;同期,浙江省稅收收入下降4.7%,而個人所得稅下降高達10.2%;北京個人所得稅則下降4.2%。北上廣深與江、浙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它們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就更難了。

以上三點,表明中國經濟發生著深刻變化,深層危機開始浮現。

最近20多年,總體來講,中國個稅的增長率遙遙領先於全國稅收收入的增長率。但在2023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當年全國稅收收入增長了8.7%,但個稅收入竟下降了1%。進入2024年,個稅收入持續下降,1—7月的下降幅度,略微超過全國稅收收入的下降幅度。鑒於中國個稅收入的特點,準確解讀個稅收入這個變化,對正確判斷中國經濟走勢頗具意義。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袁斌:6億中國人月收入僅千元的更多詳情
中國主要城市招聘薪酬創歷史最大降幅
中共推新財稅「改革」專家:擴大橫徵暴斂
大陸前7月稅收減非稅收入增 罰款大漲惹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