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8月20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原泉編譯)儘管賀錦麗(Kamala Harris,又譯為卡瑪拉‧哈里斯)和唐納德‧川普(特朗普)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但在對華貿易和投資方面,他們的相似之處卻非常明顯,兩人都表明維持與中共對抗的現有立場,然而,他們所採取的策略有所不同。
川普在任期間以向中共徵收關稅、要求中共改變政策而聞名,他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再次當選總統,他打算繼續這樣做。
種種跡象表明,賀錦麗將延續拜登總統的政策,當然,她可以在執政期間選擇不同的方法,但鑒於她在外交事務和經濟方面的經驗有限,合理的推測是,她與拜登的立場將繼續保持一致,而拜登雖然在2020年競選期間猛烈批評川普,但上任之後又加強了川普採取的對中共的敵對立場。
從近期的歷史可以看出,川普在2017年上任時,對全球化,尤其是對中共表現出相當大的敵意,他稱全球化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而中共的政策對美國造成了最嚴重的損害。他威脅稱,如果中共像過去那樣繼續補貼國內產業,侵犯專利保護,並要求在中國做生意的美國公司必須向中國合作夥伴轉讓技術和商業祕密,他將採取報復措施,他將中共的做法描述為盜竊行為。
川普對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迫使北京做出他想要的改變。2018年9月,他對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由於北京方面態度強硬,川普於2019年5月將這些關稅提高到25%。同年8月,他對另外3,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9月,他將關稅擴大到另外1,12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
川普還收緊了對向中國銷售技術的管控,並阻止相關中國公司在美國開展業務,最明顯的例子是華為。2020年1月,川普與北京達成了在北京做出預期的政策改變後,取消關稅的第一階段協議。兩年後,美國官員稱,中共未能履行協議中的承諾,該協議沒有取得實際成果。
拜登在2020年的競選活動中批評了川普的高壓行為,但他上任後保留了所有關稅。拜登的貿易代表戴琪稱,關稅是讓北京改變其歧視性政策的工具,川普也曾抱怨過中共的這種做法。
拜登政府隨後採取了進一步措施向北京施壓,這些措施包括禁止向中國出售先進的計算機芯片以及芯片製造設備,他還爭取日本和荷蘭加入這些限制。拜登禁止美國企業和個人投資中國的這些技術行業。他通過補貼美國本土製造半導體來對抗北京的補貼。在過去12個月,拜登政府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EV)、電池、電動車零部件,以及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等綠色科技產品徵收了額外的關稅。
在考慮下一屆白宮任期時,川普表示將加大對北京的施壓,他提議對所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全面徵收60%的關稅,並取消中國自2000年以來一直享有的與美國的永久正常貿易地位。
川普還提議與中共進行全面的技術脫鉤,儘管他對消費品、能源以及一些不太敏感的技術領域的單獨協議持開放態度。與之前的任期一致,川普明顯傾向於雙邊協議,而不是聯盟和多邊主義。
賀錦麗的態度不如川普明確,但沒有跡象顯示她會偏離拜登政府所推動的對中共貿易敵對政策。然而,她的策略將與川普大不相同,她拒絕使用「脫鉤」這個詞,而傾向於使用「去風險」,這與歐洲人的表述方式相同,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兩種表達的實際差異到底在哪兒。不過,模糊的語言確實讓賀錦麗有了額外的靈活性,這無疑也是歐洲人偏好這個詞的原因。
賀錦麗還表現出對川普拒絕的多邊主義的支持。她支持拜登推動七國集團(G7)聯合開展全球基礎設施項目,以對抗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同樣地,她似乎也支持所謂的芯片四方聯盟(Chip-4),這是一個由美國、韓國、台灣、日本四國組成的非正式國際同盟,目的在於整合民主自由國家的半導體產業。如果她成為總統,可能會改變立場,但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跡象。
兩位總統候選人的策略、言辭和風格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對北京持懷疑態度,反對中共的貿易做法和野心。特別是由於本屆國會兩黨都對中國貿易和投資表現出敵對態度,而下屆國會可能也會如此,因此在這個領域,誰能在11月的選舉中勝出似乎並不重要。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2014)。
原文: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