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國4個一線城市6月的消費數據出現「斷崖式」下跌,上海甚至年減9.4%;1至7月增速下滑。專家分析消費下跌的多個原因,並認為中共經濟下行和內需不足涉及複雜因素,官方沒有有效招數,坐等政局巨變。
一線城市消費斷崖式下跌 分析:中共無有效招數
8月15日,中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稱「社零總額」)同比增長3.5%,增速相比1—6月下滑0.2個百分點,相比1季度下滑1.2個百分點。
陸媒經濟觀察網報導,今年3月以來,社零總額增長承壓。其中,4月和6月社零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2.3%、2%,處於2023年年初以來的新低點,7月社零總額增速為2.7%。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增速下滑更明顯,上半年,北京、上海社零總額同比負增長,降幅分別為0.3%、2.3%,廣州、深圳社零總額累計增速逐月下跌;至6月,廣州、深圳兩城社零總額上半年的累計增速已分別降至0%、1.0%。
據「天風證券」測算,6月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的消費數據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四個一線城市的6月社零總額同比增速較5月分別下滑了11、12.8、10.2、3.2個百分點,至-9.4%、-6.3%、-9.3%、-2.2%。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北上廣深是中國消費的風向標,對中國整體的消費起導向作用和驅動作用,它們的消費都斷崖式下降,說明整個社會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基本上是崩潰了。
陸媒提到一個消費分化問題,指貴州社零總額同比較2019年有所提升,湖南、河南、四川等地的消費2024年上半年社零同比均超過全國社零增速水平。但報導也引用申萬宏源的報告認為,東西部的數據差異是因為受地產行業「震盪」的衝擊不同,「東部地區,特別是一線城市在消費上的風向標意義不容忽視。」
儘管在2022年底後放開封控,但中國經濟並沒回溫。中共在上個月的三中全會宣稱推出300項措施「深化改革」,卻並沒有預期效應,一週後A股就接連下跌,跌破2,900點大關。8月20日股市延續萎靡表現,截至收盤,滬指跌0.93%,深證成指跌1.24%,創業板指跌1.34%,深證成指與創業板指再創階段新低。
中共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8.6%、銷售額大減近四分之一(24.3%)。汽車、珠寶等大件商品的消費正在走軟。7月份,青年失業率上升至17.1%,為年內最高水平。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2%,創4個月新高。
但中共數據被指掩蓋實情,比如去年6月,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上升至21.3%後,當局停止發布該數據,今年1月起恢復發布的數據,將在校生排除在失業率數據外。中共城鎮失業率也只計算城鎮而不統計龐大的農村失業人口。
今年7月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提出「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8月3日,中共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6方面20項重點任務。
不過大陸網民一邊倒譏諷:「老百姓有錢嗎?」「捂緊錢包過日子,哪裡還有錢。」「天塌下來靠嘴撐著。」「怎麼感覺像是針對有錢人。」「先把預期搞好。」「消費要你教嗎?關鍵是沒錢。」
中共總理李強在8月16日的國務院會議上稱要「下大力氣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更加有力擴大內需,以提振消費為重點」。
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國內和國際問題交織在一起,經濟現狀和人們對未來的信心衰竭又交織在一起。當局的政策是小打小鬧,不能解決問題。「2008年中共搞了個四萬億來救經濟,現在一方面是它內部的分歧很大,另外也沒有誰能提出一套方案出來。」(延伸閱讀:中國經濟蕭條到處可見 商場門庭冷落)
「消費降級」頻傳 是否應「全民發錢」引爭議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對陸媒說,受就業和收入預期下滑影響,居民在花錢方面變得越來越謹慎。當前一線城市消費增速下降甚至負增長,表明市場引導的需求收縮明顯。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去年以來,「消費降級」成為熱詞。
據財新網6月24日消息,以麵食為特色的中國餐飲連鎖品牌和府撈麵上線的新版菜單顯示,目前主流價格整體下調了約30%。
《經濟日報》8月6日報導,近期,北京、廣州、武漢、長沙等地多家超市開起了「便民食堂」,人均消費20元左右,其中有的超市還推出自助餐模式。
經濟觀察網報導,法國一家大型農產品跨國公司表示,其在中國銷售農產品時,「明顯感覺到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高品質咖啡消費在降級」。
與此同時,自疫情至今,呼籲政府發錢、發券的建議時常出現,支持和反對的聲音也不絕於耳。近日,經濟學家向松祚在接受專訪時也表示,老百姓不消費是因為沒錢,建議給老百姓發10萬億消費券。(延伸閱讀:大陸消費不振實體店倒閉 民眾的錢去哪兒了)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此前也建議,短期內應該改變「重投資、輕消費」的政策理念,理直氣壯地採取支持消費增長的財政手段,包括讓農民工在城市落戶和直接給老百姓發錢。
但也有中共專家說,大規模發錢的方式並不可取。當個人都習慣不幹活就拿錢,會很快形成通貨膨脹的隱患,企業用工方面的困難也可能會增加。
截至目前,中國並沒有像一些歐美國家一樣採取「全民發錢」的直接方案,但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推行了多輪消費券的發放。
專家析消費下跌的四個原因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對大紀元表示,人們願不願消費,並不是單一的因為有錢還是沒錢,而是由幾個因素決定的。
「第一個是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現在中國人(有些)並不是沒有錢,是有了錢不敢花,就存起來,所以中國的儲蓄率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高。因為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所以不敢去消費。」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2季度,北京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5.9,為2017年1季度以來新低,同時低於2022年4季度的106.3。
邱萬鈞表示,消費下跌的第二個原因是確實許多人沒錢,主要是因為可支配所得下降。經濟前景不佳,企業僱用的意願就下跌,薪資可能就沒辦法保證。
第三個原因是,在疫情之後,一線城市整體的經濟恢復程度並不理想,造成民眾消費意願下降,主要還是和就業市場不佳有關係。
最後一個原因是中國現在面臨和歐美國家相反的情況:歐美國家通貨膨脹,中國在通貨緊縮。邱萬鈞表示,中國長期整體物價水平下跌,消費者也就不願意消費,因為預期未來的商品價格會變更低;而投資者也不願意去投資,因為預期投資到手率很差。
「整體物價一直下跌,會對於消費和投資造成傷害,所以中國通縮也是消費下跌的一個原因。」
光大證券在研報中分析城市消費下跌的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增速明顯走弱,拖累居民消費;二是社會集團消費減弱。因為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數據仍保持增長,但社會零售品總額卻持續走低。社會集團消費指的是政府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等機構的消費,間接反映出政府和企業的收入情況。
一線城市服務業蕭條 經濟不景氣或釀政局巨變
一線城市消費波動對企業的影響已經顯現。上半年,北京、上海部分與消費相關的服務業利潤總額出現超過六成的斷崖式下跌。
今年7月10日,上海市商務委服務業處副處長鄧金兵承認,今年以來,受市場消費信心波動、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響,上海餐飲行業承壓加大。
企查查數據顯示,前五個月,北上廣深新註冊的餐飲企業數為5.3萬家,同比下降5.8%;注吊銷數為3.1萬家,同比增長3.7%。
據經濟觀察網消息,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說,如果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速仍達不到5%,則說明從2020年至今,國內仍沒有恢復到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目標。
邱萬鈞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經濟數據統計長期不透明,GDP的計算也跟國際一些計算的方法不一樣,它主要是從生產端計算,歐美國家則是從使用端,而從使用端的計算更能顯現出對社會福利的意義。
他指出,歐美國家是自由經濟,民間的力量大於政府的力量,民間消費在美國占68%左右,中國只有39%左右。「歸根究底還是要從整個市場制度開始,要提供這個更強的誘因,讓人民消費、讓人民投資。」
王赫表示,中國內需過去主要是靠投資需求,現在民營企業不跟中共玩了,民營企業收入下降,大家都想跑,中共只能靠政府投資,但由於地方債的高企,政府投資遇上麻煩。內需嚴重不足就形成產能嚴重過剩。於是國外在搞反中共傾銷,國內就業更糟糕,薪酬在下降。
「中國經濟現在不行的問題,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因素、周期性的因素和外部環境的因素都糾結在一起了。社會上大家怨氣衝天,大家都等著中共政局發生巨變。」他說。◇
責任編輯: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