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為何不願意給老百姓發現金

【大紀元2024年08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投資效率底下、債務如山,出口又受到西方遏制。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當局提出促進消費的計劃,有關發放現金的說法又多起來了。

全民發錢風聲再起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半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同比漲幅僅為0.1%,明顯低於當局設定的漲幅3%的目標,也低於過去20年平均2.4%的漲幅。

面臨經濟不振,今年以來在各種經濟討論會上,包括官方智庫的經濟學者,都建議政府給老百姓直接發現金。3月份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教授毛振華建議,分批發放總額10萬億元的現金補貼(人均7000元),同時減少10萬億元基建支出。

在8月初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期間,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目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政府完全可以提供一些就業補貼;對於低收入群體,可以直接發錢。

黨媒《中國日報》8月13日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認為,政府對中低收入群體應該提供直接支持,可以採取增加財政赤字或發行特別國債等形式發放消費券,規模至少要達到1萬億元。

這些建議會實現嗎?

中共為何不願意給老百姓發錢?

截至目前,中共當局並沒有像一些歐美國家一樣採取「全民發錢」的直接方案,但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推行了多輪消費券發放,涵蓋餐飲、購物、娛樂等領域。

消費券是當局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推出的,疫情期間多地發放消費券,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導,但金額一般都不大,很多消費券其實是商家的折扣券,沒有現金價值。

去年當局也提出擴大國內需求的說辭,但最終結果是推出以舊換新計劃,鼓勵老百姓消費,但老百姓的收入並沒有任何增加。

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共當局不斷推出所謂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並從今年開始連續幾年發行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但這些計劃基本上都用於所謂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與民生無關。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估計,政府2020年推出總額約2.2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計劃,但只有0.2萬億至0.3萬億元人民幣,可能用於通過直接現金轉移或消費補貼來幫助低收入人群。

中共當局為了搶奪海外市場、鼓勵出口及吸引外資,對企業有大量的補貼,但對個人的補貼要小得多。

根據CSIS 2022年5月的報告,2019年中國產業補貼(直接補貼、稅收減免、低於市場的信貸和國家投資基金等等)占了GDP的1.73%,用名目匯率為2,480億美元,甚至超過SIPRI公布的2019年軍費(2,400 億美元)。

沒有一個國家的產業補貼超越中國,產業補貼上,中國是日本的3.7倍、德國的4.2倍、美國的4.4倍、巴西的6.1倍。

根據國際發展研究室AidData 202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自2000年以來中共在雙邊對外援助上花費了8430億美元,平均每年395億美元左右。

據《財新》計算,到2020年為止,只有約13個城市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專門的補助,補助金總額不到2億元人民幣。

中國約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民眾,平均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AFP)

時任中共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表示,中國約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民眾,平均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根據法律資訊網站「華律網」資訊,2022年,中國貧困戶一年的補助是150元至1200元不等。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當局每年三公消費和政府開支都非常龐大,比如一些省部級官員的醫療社保,可能要占整個醫保的80%以上,是龐大的開支,對外援助每年都是以千億計算,這部分可以解決相當大部分人的免費醫療。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黃大衛授權)

「說它沒錢,它拿錢去(上述)花費,說它有錢,它又不願意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去發,終究原因是它奉行社會達爾文主義,讓老百姓自生自滅。」

「中共式現代化」拒絕惠民

為了保持高增長,中共當局在2010年代全力投資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這使得消費需求占GDP的比重低於大多數其它國家,就業機會集中在建築業和工業領域。

面對中國經濟的困境,經濟學家認同消費主導型經濟模式,但從中共黨魁的政策綱領來看,這被認為不太可能,黨魁不斷提出所謂「中共式現代化」,警告不要走西方經濟發展的模式。

2022年5月《求是》雜誌發表黨魁文章中,提到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不能搞「福利主義」那一套;去年8月在《求是》發表文章,他再次強調避免採取更加西化的刺激政策,避免效仿西方的增長模式。

今年7月份最新的經濟工作會議上,雖然比以往更多地提到了家庭消費,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出台了新的政策,以實現經濟的結構性轉變。會議仍以突出「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目的仍是推動科學研究和技術升級,表明當局仍在堅持供給側優先政策。

「會議確實呼籲政策制定者更加關注家庭福利。」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 (Julian Evans-Pritchard) 告訴路透社說。

「但由於缺乏具體細節,因此尚不清楚其在實踐中將會帶來什麼影響。總體而言,公報表明政策的主要重點,仍然是經濟安全和培育高端產業的新質生產力。」

圖為北京街頭一名擺地攤的年輕人。(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加州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對大紀元表示,習一直想搞工業技術強國和新質生產力,這樣一定要有政府補貼,最後的結果就是會失敗,整個錢就泡湯了。

加大洛杉磯分校安德森預測中心經濟學家俞偉雄。(大紀元)

「政府把銀行的資源都拿去做新質生產力,能夠給老百姓的福利就必然縮水,所以就造成現在很扭曲的現象,老百姓要付很高的稅,要繳很高的社保,根本無法消費,導致內需不振。」

俞偉雄表示,中國經濟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需求不足,原因是過度投資,這是一個結構性長期大問題,因此中國經濟低迷不是一兩年的,會持續很久。

他分析說,過去家庭過度投資,雖然資產增加很多,但債務也增加很多,現在泡沫破滅、資產縮水,但債務不會變。現在進行的是去槓桿過程,人們必須節衣縮食,不敢消費、不敢投資很正常。

俞偉雄認為,「發放現金、消費券會對於短期刺激經濟有一些幫助,但是用完之後,經濟還是會重回這個陰影不振的情況。」◇

責任編輯:林妍#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颶風貝碧嘉逼近華東 列車停運 上海人囤食物
中共設模糊紅線製造恐懼 專家:恐被民間反噬
醉駕撞護欄 北京海淀政法委原副書記被判罪
日本輕型航母將測試F-35B戰機起降 美軍協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