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採訪報導)7月19日,中共召開記者會,解讀三中全會相關內容。當局精心挑選的問題中涉及以「釘釘子般精神落實措施」。專家分析當局強烈希望以此來解決問題,說明改革困難,難以落實,最後草草結束。
三中全會的記者會由中共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莫高義主持,出席的是來自中改辦、中財辦、人大法工委、教育部等6名官員。
官方介紹,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共15個部分、60條,分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總論,所謂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意義要求;第二板塊以所謂經濟體制改革部署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塊所謂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云云。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 難落實
目前《決定》全文尚未公布,不過三中全會之後安排的記者會,中共精心設計的問題,牽扯出了60條最後一條的具體內容。
中共黨媒記者提問稱,抓改革落實的任務十分繁重,全會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如何理解。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披露,這是《決定》60條中最後一條,分量很重。並引用習近平的話說:「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他強調:「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觸及的利益矛盾越是複雜尖銳,硬骨頭越難啃,每前進一步都不容易。」並稱,只有在抓落實上下「更大功夫」,「才能克服種種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云云。
台灣國防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龔祥生對大紀元表示,「他們的確認知到進一步改革的困難。因現在中國的貧富差距在疫情後更加擴大,當然就代表經濟果實的分配極度不均,要深化改革甚至共同富裕當然就會碰上許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彈。」
他還表示,一般民眾本來就是長期被剝削的一群,「從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開始,就是工業部門剝削農業部門,城市剝削鄉村,這些都是長期的結構問題。」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向大紀元表示,「釘釘子精神,看起來特別強調希望在2029年的時候就落實改革,但是問題是在於說,這麼多的任務該如何去落實,這是一大挑戰。」
「第二個,這個利益的關係糾結相當複雜,尤其是越到地方,它的盤根錯節的關係,更難以進行改革。當然強調訂釘子這意味著落實上的困難。再來他又有2029年的任務指標的時間點。」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中國最頭痛的一個問題所在,比如說地方債務問題、政府財政失衡問題,及所形成的金融風險,這些都很難去解決。因為你改革就會涉及到經濟發展的問題、經濟資源的分配,這是錯綜複雜。「所以釘釘子看起來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但實際上可能會本末倒置,或者是反過來,可能是九分部署一分落實。」
他還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來自於中共的黨政體制。這樣的專制體制,基本上很難進行所謂的全面改革。「也就是黨領政的機制之下,基本上也很難完成所謂的現代化國家這樣的發展目標。所以我覺得到最後一定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樣的草草結束。」
外界認為中共官員多處於躺平狀況,很少有動力做事。旅澳的自由主義法學家袁紅冰此前也對大紀元表示,他了解到中共的官員現在出現三種狀態:第一是普遍的不滿,第二是普遍的躺平不作為,第三是在表面上對習近平都表現得極其忠誠,在私下裡對習近平都發出了不滿的言論。「絕大部分的中共官員,現在都是習近平口中的兩面人。」
而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1年12月30日曾以「年終特稿」形式披露,2021年1至10月,全國發現並糾正「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力問題24.7萬個。
專家:中共導致國際反彈並形成惡性循環
記者會有媒體提問稱,目前世界局勢動盪,中國外部不確定性也在增加,是否會影響中國推進改革開放。
中改辦副主任穆虹回應,聲稱不會影響中國的深化改革,並稱《決定》對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涉及擴大制度型開放、外貿體制改革、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等等,釋放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云云。
但龔祥生對此認為,中國很難不受影響,因為中共的不公平貿易模式已經不只是美國在反制,連歐盟也在7月18日WTO上檢討中共的貿易政策,要求中共不要再主張開發中國家地位特權,並且應降低不透明度;也不該再堅持扭曲的產業政策,這會造成對國際產業的負面衝擊。
他進一步分析,「我認為中共即便要擴大開放也有其限度,因為中共堅持『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這當中安全的順位是高於發展的,所以將很難容忍外國資本和公司治理無限制地進入中國市場。」
龔祥生強調,「而他們所謂的外部不確定性恰恰就是中共強調安全以及控管所引起的國際反彈所產生,所以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