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6月03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Annie Johnson報導/謝漫雪編譯)網路銀行是金融界一個快速崛起的趨勢,被譽為更方便、更有效率。許多Z世代(通常指1990年後期至2010年初期出生)和千禧一代的人都在使用。
但網路銀行真的是最好的一種銀行方式嗎?它有優點也有缺點。了解一下網路銀行,可以幫助你確定網路銀行是否是你的正確選擇。
網路銀行是如何運作的?
網路銀行完全在線上運作,沒有實體的分支機構。你必須通過網站或應用程式來辦理所有的銀行業務。據J.D. Power的數據,大約有27%的消費者完全依賴網路銀行。
如果你用傳統銀行的網頁處理業務,這和網路銀行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網路銀行將你的銀行帳戶連接到一個安全的網站或移動應用程序,就像實體銀行一樣。
透過網路銀行,你可以創建一個用戶名和密碼來訪問你的帳戶。銀行會把你的用戶名和密碼與你的個人資料聯繫在一起。
要開設一個網路銀行的帳戶,你需要提供一些必備的文件,就像其它類型的銀行一樣。這些文件包括:
• 帶照片的身分證件
• 地址證明
• 社會安全號碼
• 出生日期
這些文件能幫助網路銀行鑒別你的身分。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需要一張有效的當地借記卡(Debit card)才能進行交易。
一旦你開立帳戶並存入資金後,你就可以像在傳統銀行一樣辦理銀行業務了。網路銀行的網站和應用程式提供內置的安全措施,以避免你的帳戶遭到未經授權的訪問。
網路銀行提供些什麼服務
網路銀行可以提供傳統銀行的所有服務,這包括:
• 支票帳戶
• 儲蓄帳戶
• 自動提款機存取
• CD(存款證明帳戶)
• 貨幣市場帳戶
網路銀行和傳統銀行的主要區別在於管理費較低。網路銀行沒有實體分行,因此沒有管理費用。所以網路銀行的儲蓄帳戶、CD和貨幣市場帳戶的利率更高。
另一個差別是網路銀行的費用比傳統銀行低,許多網路銀行不收取透支費用。
與傳統銀行一樣,網路銀行的所有存款均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承保,最高可達25萬美元標準,因此你的資金是安全的。
網路銀行和傳統銀行的利率比較
人們常發現,相對於傳統銀行,網路銀行的儲蓄帳戶收益會更高。確實如此。
根據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月度報告,2024年3月傳統銀行儲蓄帳戶的平均年利率為0.46%。很不幸,這個利率無法趕上通貨膨脹的速度。
但是,相比傳統銀行,網路銀行的利率確實要高得多。截至2024年3月,一些網路銀行的儲蓄帳戶利率如下:
• Synchrony——年利率4.75%
• Brio direct——年利率5.35%
• 美國運通國家銀行——年利率4.35%
• CloudBank24/7——年利率5.26%
• RBMAX——年利率5.20%
除了RBMAX之外,這些銀行都不收月費,也沒有最低存款額的要求。
在網路銀行存錢
網路銀行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存錢?方法雖然有很多種,但有些比較麻煩。
你可以將資金從傳統銀行轉到網路銀行,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但這要求你必須使用傳統銀行。如果你用支票,使用網路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序就可以了。應用程式可以拍下支票的照片並將其存入你指定的帳戶。
但如果你要存現金怎麼辦?這有點難度了。
如何在網路銀行存現金
如果你的網路銀行有自動取款機(ATM)網絡,你可以通過自動取款機存入現金。另一種方法是購買抬頭人為你自己的匯票。然後,透過網路銀行應用程序來存款。但是,你必須去銀行分行、商店或郵局排隊等候,這就失去了網路銀行的意義。
你也可以用現金購買一張預付借記卡,將其和你的網路銀行帳戶聯繫起來,這樣錢就會直接存入帳戶。不過,這種卡需要大約五美元的開戶費,而且每月還要交維護費。
如何從網路銀行提款
從網路銀行取錢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坦率地說,這並不像傳統銀行那麼容易。
你可以使用網路銀行的借記卡來參與商家的現金返還交易。如果你的網路銀行是ATM網路的一部分,你就可以取錢。
你也可以將錢從網上銀行轉移到傳統銀行,然後從那裡取錢,儘管這樣有違初衷。
如果你急需現金,你可以讓網路銀行給你電匯,但這要花費10至30美元。
使用網路銀行的好處
不使用網路銀行有很多因素,但有一個主要原因使得你可能想用網絡銀行:通貨膨脹。
如果你把錢存入傳統銀行,利率為0.46%,而通貨膨脹率高達3%以上,那麼你就會賠錢。
就業務交易而言,網路銀行非常不方便,因為它的主要功用是儲蓄。如果你在傳統銀行的儲蓄、存款證(CD)或貨幣市場帳戶中有長期不動用的資金,那麼網路銀行就是最佳選擇。
請記住,如果你正在領取最低提領資金(RMD,Required Minimum Distributions),並且需要存儲這筆錢,高收益的網上儲蓄或其它帳戶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網路銀行要符合生活方式
網路銀行的運作方式基本上與傳統銀行類似,但可能沒有你已經習慣的所有便利,不過它確實有辦法讓你的儲蓄更實惠。如果你只是存錢,並希望能增值,那麼可以考慮網路銀行。◇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4。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