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入境旅遊 中日大不同

人氣 16087

【大紀元2024年06月27日訊】旅遊曾長期是日本服務貿易第一大逆差行業,逆差值在1996年達到峰值(3.6萬億日元);1996~2002年間,逆差值整體下降,但其占服務貿易逆差總值的比重始終在50%及以上。2003年日本政府制定「觀光立國」戰略,希望大力發展入境旅遊來拉動經濟增長。自此,入境旅遊業成為近年日本為數不多的成長產業之一。

2003~2019年,日本入境遊快速發展,經濟效益增長顯著。一是入境遊客人數持續增加,2013年突破1,000萬人次,自2015年起入境遊客人數始終高於出境遊客人數。二是入境旅遊消費金額大幅增長。三是旅遊服務自2015年起由逆差轉為順差,順差值逐年增長,2019年達2.7萬億日元。四是經濟波及效應充分體現,據日本觀光廳數據,2019年,日本旅遊消費產出效應為55.7萬億日元,GDP貢獻效應為28.5萬億日元,就業效應為455萬人。

2020~2022年疫情,日本入境遊遭重創。但2023年以來,日本入境旅遊業復甦。2023年,入境遊客人數回升至2,507萬人,恢復至2019年的79%;入境旅遊消費金額達53,065億日元,竟較2019年增長10.2%。

進入2024年,日本入境旅遊火爆,甚至出現了「過度旅遊」現象。1~3月的訪日遊客名義消費,換算成年度數據為7.2萬億日元(10年裡擴大到了5倍),成為日本僅次於汽車的「出口產業」。與日本各品類的出口額相比,雖然不到汽車(2023年為17.3萬億日元)的一半,但超過了排在第2位的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5.5萬億日元)和排在第3位的鋼鐵(4.5萬億日元)。

與日本的成功相比,中國入境遊則是另一個故事

毛澤東時代,基本沒有旅遊產業的概念,只有隸屬外事活動的接待國際友人和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等。「改革開發」之初,外匯奇缺,鄧小平要求發展旅遊創匯,入境遊就此起步。由1978年到1988年,入境遊客人次和旅遊外匯收入,分別從180.92萬人次和2.63億美元增長到的3,169.48萬人次和22.47億美元。中國國際旅遊接待人數和國際旅遊收入的排位,分別於1999年和2001年進入世界前五名。2017年,中國旅遊外匯收入1,234.17億美元,是1978年的469倍;中國接待入境遊客1.39億人次,占全球接待入境遊客量的10.5%。包括入境旅遊、國內旅遊、處境旅遊的旅遊業,已經成為中國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但是,與日本不同,在2020年疫情爆發之前,中國入境遊已經增長乏力(見下表),並且西方遊客比例不大。請看2019年,按入境旅遊人數排序,中國主要國際客源市場前20位國家如下:緬甸、越南、韓國、俄羅斯、日本、美國、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泰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朝鮮、法國、意大利(其中緬甸、越南、蒙古、印度、朝鮮含邊民旅華人數)。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遊部;2018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和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

更深一層分析,中國入境遊客的結構非常不樂觀,有國內專家概括了中國入境遊市場的3個「二八」規律:國內港澳台遊客約占80%,外國遊客約占20%;產品結構體系中,觀光類產品約占80%,休閒度假類產品約占20%;首次來華遊客占比約80%,其他遊客約占20%,除商務遊客以外中國的重遊率相對較低。

疫情前中國入境遊的增長乏力,已經揭示了中國經濟的下墜(GDP增長率自2011起持續下滑)和中共國際處境的惡化(2018年中美開打貿易戰),而這些很大程度上都與中共當局「向左轉」相關。

疫情三年,中共極端的「動態清零」、閉關鎖國,入境遊基本停止。2022年底,中共突然中止「動態清零」、打開國門,希望藉助入境旅遊來促進中國經濟走出困境。

但是,與日本入境遊快速恢復形成反比的是,中國入境遊寒風刺骨。2023年,中國國內旅遊開始復甦,外國遊客卻望而卻步。官方數據稱,2023年外國人出入境人次僅達2019年疫情前的三成六(3,547.8萬人次),而全國旅行社接待入境遊客人數不足2019年的一成。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3年入境遊客8,203萬人次、入境遊客總花費530億美元,只分別相當於2019年的57%和40%。而8,203萬人次的入境遊客中,港澳台同胞6,824萬人次、外國人1,378萬人次,只分別相當於2019年的72%和43%。這跟日本有天壤之別。

其實,為刺激入境遊,中共當局出台了不少政策。例如,就擴大免簽範圍而言:一是免簽國家擴容(從去年11月起,先後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等12國試行單方面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免簽;而與中國全面互免簽證安排的國家已增至23個);二是從2024年5月15日起,中國目前具備靠泊國際郵輪條件的13個口岸,全面實施免簽入境政策;此外,大連、連雲港等地的7個郵輪口岸還被新增為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三是允許59國人員免簽入境海南停留不超過30天;四是恢復疫情期間暫停的外籍人士24/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這些政策起沒起作用呢?從中共官方數據看,有點作用,但形勢也不樂觀。根據國家移民局統計數據,2024年1月至2月,外籍人員入出境共計294.5萬人次,僅恢復至疫情前的41.5%。

再以中國經濟最發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上海為例。根據上海統計局數據,2024年1~5月,上海外國人旅遊入境人數180.04萬、 港澳同胞22.98萬、台灣同胞43.59萬;而2019年1~5月的上海旅遊入境人數中,外國人為275.86萬,港澳同胞為30.79萬,台灣同胞為52.37萬;按此計算,恢復程度分別為65%、75%、83%。

為什麼中日入境遊大不同?

就遊客體驗來說,日本太棒了。即使中共煽動仇日情緒,中國人去日本旅遊也擋不住。相反,到中國旅遊,麻煩一大堆:航班太少太貴、簽證辦理太繁瑣、酒店不接待外賓、移動支付用不了……

當然,其中一些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或政策調整予以解決或緩解。但是,至少有兩類問題,在當今中國政局下,是無解的。

其一,監控無處不在。從中國青島探親回日本的萬小軍告訴《大紀元》,「去公共場所個人隱私沒法保障。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會被收集起來,隨便去什麼地方,一刷指紋就行了。」回過中國的澳洲公民楊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沒有中國國內的手機號碼,連出租車都沒法叫,「還有一個問題是去派出所做住宿登記,登記後很快居委會幹部就上門來核實,而且還故意告訴我曾經幾點離開過住處。無非就是警告我:公安局在嚴密監視著我的一舉一動,故意給我壓力。」

其二,政治原因造成的航班短缺。例如,中國與印度客機直航中斷了四年,中共一再要求恢復直航,但印度不予理睬,強調先把邊界爭議解決了,然後再談兩國恢復直航等雙邊議題。又如,航班管家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民航國際航線航班量13.0萬架次,民航國際整體恢復率僅為69.2%。又如,申萬宏源證券對2024年夏秋兩季的計劃航班總量進行匯總後發現,大陸與北美的航班恢復遲緩,僅為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的2成。

目前,因為中共政府「任意執行當地法律,包括未經公平透明的法律程序而禁止美國公民和其它國家公民離開中國」,美國國務院關於前往中國的旅行警告維持在橙色「三級旅遊警示」(紅色四級警示則為「勿前往此地」)。澳大利亞則建議遊客「高度謹慎」,警告「澳大利亞人可能面臨被任意拘留,或遭包括定義寬泛的《國家安全法》嚴厲執法的風險」。

另一方面,荒唐的是,中共甚至還提出了「旅遊外交」,要求旅遊行業「主動作為,主動發聲,服務國家整體外交」,通過利用激勵、限制、合作三種類型,將旅遊業作為執行戰狼外交的一種手段了。

總之,(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所說)中共正在通過對內更嚴厲的「壓制」和對外更「咄咄逼人」的攻擊來挑戰世界秩序,這使中國國內日常生活狀態不被國際社會所接受,加之國際旅遊競爭日益激烈,入境旅遊在中國之不振,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中國入境遊人數銳減 海外華人現身說法
日本特色旅遊紅火 但來自中國遊客劇減
大陸客赴日人均消費30萬 中共反日宣傳失效
進入中國的外國人數量僅為疫情前的3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