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美出口創新高 中共漸失對台影響力

人氣 1812

【大紀元2024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綜合報導)台灣出口至中國的比重越來越小,台資和台商也逐漸遠離中國。相對而言,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比重大幅攀升。

5月8日,中華民國財政部公布4月份海關出口初步統計顯示,對美國單月出口值首度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101.6億美元,年增81.6%,對美貿易順差達63.8億美元,三項數據均刷新單月最高紀錄。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可說是台灣對美國出口的兩大引擎,主要分別受惠於人工智能應用商機持續高漲,以及近年美國政府積極把先進芯片的製造與產能引導回美國本土,所以帶動對台灣貨品的需求。

而4月份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113億美元、年減11.3%。蔡美娜分析背後因素,除中國內需復甦步調比較遲緩,同時受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部分業者將生產基地從中國轉出,加上美國採取相關禁令的連鎖效應,使中國對台灣電子零組件的需求持續萎縮。

台灣今年前4個月的外銷版圖出現明顯消長,對中國與香港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為30.7%,是22年來同期最低;同時對美國出口占總出口比重上升至23.5%,為24年同期最高;對東南亞國家協會(涵蓋十國)出口比重為19.5%,也是歷年同期最高。

這一消長趨勢其實在前幾年中已經凸顯。

在過去十年中,中國大陸一直是台灣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在2021年之前,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占比長期維持在40%左右,其中2020年達到43.9%的峰值。但2022年對中國的出口比重降至38.8%,2023年再度降至35.2%。

而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後,台灣對美國出口的比重逐年增長,從2018年的11.8%上升到2023年的17.6%。對美國出口比重去年首度追上東盟,並列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成為推動台灣出口成長的關鍵詞。

今年一季度,美國一度超過中國大陸,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一季度台灣對美出口額為246.25億美元,而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為224.07億美元。

在此消彼長的過程中,台灣的經濟不僅沒有受到影響,而且股市屢創新高。在4月上旬,台灣股指曾達到將近20,800點的峰值。5月9日的高點為20,734點。

台資台商遠離中國

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三十年中,台資企業可以說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1990年代之後,大量台資企業前往中國,即所謂的「西進」。在2020年的中國大陸出口百強企業中,台企有31家;在出口前十強中,台企有6家。

但是如今在中國經濟嚴重下滑以及地緣政治日益緊張的局勢下,台資企業正在從新作出選擇。

中華民國主管兩岸事務的大陸委員會2月18日發布了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及比重圖表。圖表顯示,台商赴中國投資金額及占比一路下探,從2010年的83.8%降至2023年的11.4%,去年創下歷史新低。

陸委會表示,面對地緣政治動盪情勢,及中美貿易戰、科技戰愈演愈烈,台商已順應國際供應鏈重組,調整全球布局,降低對中國投資,提升對美、歐、日及新南向國家投資比重,以分散生產風險。

4月26日台灣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宣布,將把旗下位於中國蘇州的京隆科技92%股份賣給中方合作夥伴。此舉等同於退出中國封測市場。

京元電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版圖的衝擊,及美國對中共半導體產業科技的限制及貿易實體清單與若干產品禁售的措施影響,半導體製造在中國地區的生態環境產生變化,市場競爭日趨嚴峻。京元電充分考慮京隆科技所處的環境,並衡量京元電子未來營運發展成長策略規劃和財務資源長期做更有效之運用,董事會作出此時退出中國半導體製造業務的決議。

京元電還表示,將集中資源投入台灣半導體製造供應鏈,創造營收及獲利的更高成長空間。

京元電宣布退出中國後,下個工作日股價一度漲停。

此前還有台灣廣達、鴻海、和碩、緯創等多家代工製造商,都已轉往越南投資。

台灣對中共關閉核心技術

台灣對中國的依存度越來越低,也就意味著中共對台灣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可是中共對台灣的需求並未減弱,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全球的先進半導體芯片,有九成左右在台灣製造。

3月份,中華民國經濟部與20位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領袖,在台灣北部桃園舉行了一場會議。經濟部表示,台灣生產全球83%的服務器;對於人工智能服務器,這一比例攀升至90%;如果排除美國品牌供應商,這一比例為100%。

美中科技競爭的核心目前已涉及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科技、人工智能三大領域。在美國與中共漸行漸遠的過程中,台灣似乎已經選邊站。

去年12月,台灣中華民國當局公布了「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該清單所涉技術範圍涵蓋國防、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五大領域。其中半導體相關技術,涵蓋14納米以下製程IC製造和異質整合封裝技術(晶圓級封裝技術、矽光子整合封裝技術及其特殊必要材料與設備技術)。

中華民國立法院去年5月通過修正「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明定任何人不可為外國、中港澳及境外敵對勢力等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者最重可處12年有期徒刑,罰款可視不法所得利益加倍;且受政府資助達一定基準的關鍵技術涉密人員,赴中國需申請許可。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美大選臨近 鷹派與鴿派激辯未來對華政策
德軍艦前往印太 專家析德對華政策轉折
報告:10年內 美先進芯片製造全球占比達28%
台灣出口對中國降至22年來新低 對美增64.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