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採訪報導)台灣特有種藍腹鷴是二級保育類動物,阿里山林鐵導覽解說員暨生態觀察家蘇家弘近日在嘉義山區,拍到罕見的一對藍腹鷴雄雌鳥羽毛有白化現象,「這是我13年拍攝藍腹鷴以來僅見」。
蘇家弘對大紀元表示,藍腹鷴的雄鳥軀體大部分為藍色,因而得名。它們在晨昏、濃霧時出現在林道上,非常的機警,也有「山林隱士」的別稱。他日前在嘉義山區竹林裡看到兩隻藍腹鷴公鳥,為了搶地盤追逐對峙,因為三至七月是藍腹鷴繁殖期,有時公鳥會爭領域,所以互相打鬥。
蘇家弘還發現有一對藍腹鷴雄雌鳥羽毛出現白化現象。他直呼「太幸運了!因為機率大概只有萬分之一」。他表示,在嘉義山區長期做自然生態觀察,有時會看到10幾隻藍腹鷴,這13年來是他第一次看到藍腹鷴羽毛有白化現象,而且一對藍腹鷴雄雌鳥羽毛都有白化現象。
中華民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員姚正得對大紀元表示,藍腹鷴羽毛變白,主要是有一些地方可能環境比較特殊,或有近親雜交的狀況,大概就會比較容易產生基因上面,不管是缺陷也好,或羽毛發育上面,就是對於色素的產生有障礙。他說,羽毛變白,主因在羽毛生成過程中,製造色素流程有被阻斷,所以羽毛會變成白色,但是藍腹鷴也不是全身白,還不到整個白化的狀況。
蘇家弘說,藍腹鷴是非常害羞的鳥類,一般都是早上六點到八點,下午三點到六點會出來覓食。它們是雜食性,會用腳爪扒地面上的腐質層,吃植物嫩葉、漿果、草籽、昆蟲、蚯蚓。
公藍腹鷴長相與公帝雉相似,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有「帝雉先生」美譽的生態攝影師蘇家弘教大家如何分辨:公帝雉的頭上、背部無白毛,腳是鐵灰色,尾羽大約16根,兩邊各有8根,中間的那2根特別長;公藍腹鷳的頭上有白色的毛、背部則有一處白色及兩邊紅色的毛,腳是紅色,尾部有兩根白色長羽,雌鳥背部為暗褐色,尾羽則為暗紅褐色。
蘇家弘表示,藍腹鷴在台灣分布的海拔比帝雉低,棲息於中低海拔500公尺到2,500公尺的原始林、混森林裡面,喜歡在潮溼、枯葉覆蓋的地面上活動,藍腹鷴繁殖期在4到7月,在地面上刨淺坑為巢。他說,最近,中低海拔的森林大量地被開發,藍腹鷴的生存空間受到很大的壓迫。他呼籲民眾未來若有機會看到藍腹鷴,要秉持「不餵食、不驚動、不干擾」原則,以保護藍腹鷴的生態環境。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