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中國歐盟商會週五(5月10日)發布的《2024年歐洲企業在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儘管中國在2023年初重新開放邊境,但歐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仍呈下降趨勢。創紀錄比例的企業表示,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更加困難。
「與預期不同的是,中國經濟並未實現強勢反彈、推動歐洲在華企業的發展,相反,企業正面臨著更多不確定性。」歐盟商會在有關此報告的新聞稿中說,「中國的結構性問題——包括需求疲軟、產能過剩加劇、房地產行業持續面臨挑戰,以及市場准入和監管障礙,繼續對歐洲企業產生負面影響。」
歐盟商會的最新調查涵蓋了529個受訪企業。調查時間為1月中旬至2月初。
調查報告顯示,68%的受訪企業表示,在中國經商變得更加困難,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比例。55%受訪企業將中國經濟放緩列為三大商業挑戰之一,較去年同期增長19%。
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週五告訴媒體,「在我們的調查歷史上,我沒見過在一年的時間裡,我們的首要關注點居然增長了19%。」
58%受訪企業因市場進入問題或監管障礙而錯失商機;44%受訪企業對未來兩年盈利狀況持悲觀態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對業務前景持積極態度的受訪企業較去年驟減,降幅達23個百分點。
報告說,歐洲企業為適應商業環境而正在採取的應對策略,可能會使中國經濟陷入負面循環,從而加劇經濟困境。具體應對策略為,52%受訪企業計劃削減成本,其中26%企業將通過裁員來實現這一目標;13%受訪企業已將現有投資轉移出中國或已決定轉移,12%受訪企業已將原本計劃在中國的未來投資轉移出中國或已決定轉移。
東南亞和歐洲是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是印度和北美。
「並不是企業放棄中國,而是我們開始看到其它國家正在成為中國的有力競爭對手。」彥辭說。
在華歐企面臨增長放緩和產能過剩壓力
「商業前景是迄今為止最悲觀的,企業對增長和盈利能力的預期受到打擊,對競爭的擔憂加劇。歐企正在修改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預期。」報告說。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產能過剩壓力加大,在華歐企發現在華盈利變得更加困難。歐盟商會上海分會主席代開樂(Carlo D’Andrea)表示,上海的一些歐企面臨收到付款的延遲。
中共政府只支持製造業的發展,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刺激國內需求,導致企業越來越擔心生產過剩將降低利潤率。
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去年觀察到所在產業產能過剩;另有10%的受訪公司預計在不久的將來,自己所在領域也會出現產能過剩。超過70%的受訪企業表示,其產業產能過剩導致價格下跌;15%的企業在2023年的中國業務出現虧損。
「這不僅僅是歐洲公司的抱怨。」歐盟商會主席彥辭說,「對於中企來說,情況即使不是更糟,也是同樣糟糕。」
今年的問卷增加了一個新問題,即會員將股息轉移回總部是否面臨困難。雖然多數企業表示沒有問題,但仍有大約2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或延誤。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無法這樣做。
目前尚不清楚遇阻公司是因為中共新的監管立場還是因為典型的稅務審計要求。
中國市場的挑戰大於機遇
「諸多跡象表明,由於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大於收益,部分歐企正在將中國業務孤立化,或縮小抱負,這種現象令人擔憂。」歐盟商會主席彥辭在新聞稿中說,「中國政府屢次表明有決心改善營商環境,但我們現在需要看到實際行動才能恢復投資信心。」
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Denis Depoux)在歐盟商會的新聞稿中說:「歐洲企業在華運營面臨的不確定性與日俱增,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經濟不穩定和政策方向缺乏可預測性所造成的。前者尚且可控,但缺乏可預測性或將降低中國市場的投資吸引力。」
儘管今年頭三個月,中共報告的經濟增長達到5.3%,但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大部分來自於對基礎建設的支出以及對製造業的投資。
彥辭對媒體說,對外國公司來說,重要的不一定是總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數字,5.3%或其它數字,而是GDP的構成。
「如果GDP的增長是因為對製造業的投資增加,這對外國公司來說並不是好事。但如果GDP增長是因為國內需求增長,那就是好事。」他說。
對在中國發展的質疑態度創歷史新高
儘管中共一再承諾要營造友好的商業環境,但歐盟商會和其它商業組織表示,中共在執行24條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的措施方面還遠不夠。
根據CNBC的整理,商會的最新調查發現,有創紀錄比例的受訪企業表示情況正在惡化:
-創紀錄比例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對未來兩年在中國的增長潛力持懷疑態度;
-創紀錄比例的受訪企業認為競爭壓力將加劇;
-創紀錄比例受訪企業質疑其在中國的獲利能力;
-今年削減成本(主要通過裁員和削減營銷預算)的計劃也達到創紀錄水平;
-對中共將減少監管障礙的預期創歷史新低。
「與前幾年相比,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監管環境的可預測性和可見性,許多擔憂實際上仍然一樣。」歐盟商會主席彥辭本週早些時候告訴媒體,「這些擔憂幾乎保持不變。」
「現在發生的情況是,企業開始意識到我們在當地市場看到的一些壓力,無論是競爭,還是需求下降,這些壓力可能會變得更加持久。」他說,「這開始影響投資決策以及人們考慮開發當地市場的方式。」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