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雖重要,自由更可貴」

【漂流傳奇】茶檔餐車 藏在港式奶茶裡的愛

人氣 3566

【大紀元2024年04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曾蓮採訪報導)「我太太以前在香港上班的時候常常喝鴛鴦(港式奶茶加咖啡),她先來到台灣辦移民,就發覺在台灣的港式茶餐廳的鴛鴦茶味比較淡,很想念香港那杯鴛鴦,我就去學⋯⋯」飛機工程師Thomas,為了太太可以喝到一杯正宗的港式鴛鴦,特別拜師學藝再移民台灣。原本只想著為家人帶來熟悉的美味,無心插柳成為了在台灣做生意的王牌產品,將香港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工絲襪奶茶與當地人分享。

要跟「茶檔」夫妻相遇,還要看緣份。這輛不定時不定點開檔的行動餐車,隨心遊走在台中不同景點的路邊,與二人嚮往自由的個性如出一轍。他們的人生理念是「賺錢雖重要,自由更可貴」,他們捨下在香港的高薪厚職,來到台灣尋找不一樣的風景。Thomas是一名飛機工程師,太太Emily在銀行工作,每日營營役役12小時的工作時長,雖然有不錯的收入,但他們總感覺自己變成了工作的機器,很難有自己的生活。

Thomas製作港式絲襪奶茶。(受訪者提供)

2018年,一場移民講座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Thomas分享:「一位用投資移民去台灣的香港人,開了一場講座,我們只是抱著好奇心去聽聽,聽過後覺得有可行性,覺得可以試試看,就開始收集資料準備。」2019年後,香港的政治、經濟環境前景變得更加不樂觀,堅定了兩人做下移民的決定,2020年,Emily先來到台灣辦理投資移民手續,Thomas還在香港工作,疫情期間機場亦處於近乎癱瘓的地步,Thomas的工作不像之前那麼繁忙,於是有時間學習新的手藝,如港式奶茶、點心等等,可能對未來移民會有些幫助。就這樣,他們種下了開「茶檔」的種子。

「茶檔」招牌港式絲襪奶茶。(受訪者提供)

台灣重現香港消失的「茶檔」

自1847年起,香港就推行流動小販牌照制度,到1950、60年代最為盛行,這種綠鐵皮外觀的小型攤檔,是香港小販的一大象徵。小販開檔時,綠色箱子的頂部伸出簷篷,可以避暑、遮風擋雨,為市民提供廉價的生活所需,日用品、服裝、配件飾物、中西茶點、魚蛋燒賣⋯⋯這些攤檔為大量走難來港的「新移民」解決了生活的燃眉之急,也成為了基層民眾的消費場所。

「茶檔」是「茶餐廳」廣泛出現前的流動攤檔,這些持牌小販供應奶茶、多士、蛋糕、老婆餅等簡餐,小型的「茶檔」漸漸發展為「大牌檔」(大排檔),早中晚各有精彩,粥粉麵飯、燒味、小炒、糖水應有盡有。

可惜的是,香港前巿政局自1970年代初起,在一般情況下已不再簽發新的小販牌照,小販數量急跌。大排檔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入舖」。換言之,「茶檔」和「大排檔」已成為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的一部分。

Thomas和Emily經營的「茶檔」,很有昔日香港的味道。(受訪者提供)
Thomas因為太太懷念港式奶茶的滋味,特別拜師學藝,將港式奶茶帶來台灣。(受訪者提供)

Thomas和Emily來到台灣後,發現了「行動餐車」的創業模式,從自行設計餐車開始,到找專業人士驗車、改裝,再申請商業牌照、在衛生署登記,研究食譜,做食品檢測,屬於兩人的「茶檔」就誕生了。Emily分享:「『茶檔』這個名字很多台灣人都感到好奇,會詢問是什麼意思,我們也會解釋給他們聽背後的意義。」Thomas提出,他們也希望將香港文化在外地發揚光大,借用如今的台灣行動餐車來還原香港已經漸漸消失在人們視線中的「茶檔」。

行動餐車改裝過程。(受訪者提供)
「茶檔」購入全新貨車進行改裝,並邀請香港插畫師設計餐車。(受訪者提供)

「餐車創業在台灣的法例不是太清晰,但我們畢竟人生地不熟,就盡量做足全套的登記和牌照,這樣遇到什麼檢查也會安心一些。」Thomas認為,餐車與「入舖」相比自由度大很多,不必為房租和必須達標的生意額操心,如今他們是「夫妻檔」合作起來相對簡單,如果要開一間實體店就要請人幫忙,開銷和管理也更加費心。最令二人開心的是,他們可以一邊做生意一邊探索台灣新奇好玩的地方,並與更多的台灣人交朋友,融入當地生活,不知不覺也開了三年的「茶檔」。台中是他們的「大本營」,也曾去過南投、桃園、彰化開檔,參加不同的市集、夜市。

2023年5月推出全新設計的餐車。(受訪者提供)

與台灣客人交流的過程中,Emily也找到不少樂趣,例如香港人常常喝的「好立克」在台灣人眼中是新奇的飲料,在攤位中他們也展示了一些廣東話的卡片,也引起大家討論,「食咩呀、幾錢啊、唔該、多謝,好像每個字他們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就看不懂了!我就要跟他們解釋,教他們廣東話。」

「茶檔」吸引不少客人光顧。(受訪者提供)

跳出舒適圈 台灣收穫意外驚喜

Emily過去在銀行工作,從未想像過自己會願意在一個沒有冷氣、沒有凳子坐的工作環境下工作。來到台灣開餐車對於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我最初也在想是否能夠捱下去,是辛苦的,但都可以頂得住,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惡劣。」Emily和Thomas在工作上有所分工,Emily負責在前台招呼客人點餐、收銀,Thomas在廚房製作飲料、準備小食。招牌飲品港式絲襪奶茶吸引不少台灣人品嚐,咖哩醬由Thomas特別調味,咖喱魚蛋、三寶(豬皮、魷魚、蘿蔔)是最受歡迎的小吃。

由Thomas特別調味的咖哩三寶。(受訪者提供)

對於二人來說,開餐車並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過去Emily也多次來台灣旅行,如今開餐車體驗到了更多旅行體會不到的樂趣:「在香港生活了那麼久,如果不是開餐車,我不會知道原來第二個天空有這樣的生活文化,譬如去到露營區、竹山、潛立方,這些地方真的很美,讓我們更加了解台灣。」

Thomas和Emily到訪台灣各地旅行,圖為坐擁太平洋海景的台東多良火車站。(受訪者提供)

Thomas解釋,最初他一聽「竹山」這個名字,以為是類似香港慈雲山的地方,但真的來到才發現,這個小市鎮出產的竹子非常有名,也認識了當地有心的年輕人,為了活化他們的家鄉,特別在周末舉辦一些小市集,用竹子手工製作一些工藝品,吸引客人了解竹山的文化。「現在台灣『北漂』到台北打工的年輕人很多,這些小鎮就老齡化了,我覺得挺感動的,原來台灣也有這些熱心人,去活化他們的家鄉。」

Emily則對潛立方和露營區印象深刻:「如果不是開餐車,我們都沒有發現這間潛水酒店。還有台灣的露營區真的太美了,也很多人來給我們出主意,建議我們的餐車改裝成露營車。」過去在香港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完全想像不到生活有那麼多的可能性。

夫妻倆在台中的后里馬場開檔,吸引遊客前來。(受訪者提供)
Thomas和Emily很享受開著餐車走訪台灣各地開「茶檔」的過程。(受訪者提供)

他們甚至計劃環島開「茶檔」,除了賣奶茶外,還希望朋友們品嚐到招牌咖哩魚蛋、咖哩三寶,Thomas坦言,因為很多食物需要新鮮製作,如果環島多日,對於食材的補給還未想到一個合理的方案,「可能會試試看點到點的方式,譬如我今天在台中,然後去高雄,再回來台中補貨,之後去台東,再回來台中,這樣可能比較容易實現。」

透過開餐車,夫妻二人體驗到不少過去未曾留意的台灣美景。(受訪者提供)
Thomas和Emily來到台東伯朗大道。(受訪者提供)
「茶檔」接受台灣本地傳媒訪問。左圖:夫妻二人擔任中央廣播電台節目《歹勢 打攪晒》嘉賓;右圖:「茶檔」出席台灣綜藝節目《綜藝大熱門》。(受訪者提供)

談到生活態度,Thomas笑笑:「我們自己的目標是賺生活,當然如果要去比較的話,就一定不可能有在香港的收入。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其實來到台灣,我們心態就是,生活能夠平衡日常開支,就很足夠了,知足常樂!」他將過去在香港的生活比作「溫室」:「如果你不走出這個溫室,你是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你不試過,就不會知道成功與失敗。我們也聽說過一些在台灣的香港人遇到很多困難,只能跟大家說加油,香港人的適應力很強,放開心態,踏出那一步,如果想移民,就放膽一點吧!」◇

「茶檔」夫妻來到台灣田中高中介紹香港的建築及歴史,並且分享美食。(受訪者提供)

——《漂流傳奇》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行動餐車熱門   科技人轉戰半年月入10萬
香港移民潮持續不斷 勞動人口一年間減近八萬
【漂流傳奇】20歲登頂世界七大峰的香港人
【漂流傳奇】周小龍:守住良心 做人要頂天立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