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愷香港報導)「北上」消費潮重燃加上樓市全面撤辣,影響本地工商舖交投。中原(工商舖)指,本港今年首季工商舖成交僅錄得611宗買賣成交,期內總成交金額約187.83億元,兩者較去年第四季分別跌約11%及70%,按年更大跌約31%及12%,成交宗數為有記錄以來單一季度的新低。疫情期間的季度最低成交量曾錄得約660宗,今季比其進一步減約7%。
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表示,樓市全面撤辣必然是影響今年首季工商舖市場最大及最直接的因素,購買力向住宅市場傾斜,相隔14年進入「零辣招」時期,令積存已久的購買力釋放,部份投資者及用家轉移市場的視線,工商舖物業失去低釐印費的優勢。
他提到,「北上」消費風氣驟起,本地消費意欲降低,屬商舖租賃市場最大支持的餐飲行業同受拖累。加上當局擬推行的垃圾徵費正在試行,為不少餐飲及零售相關的行業加添營運成本,令本身經營困難的店舖倍添壓力,有機會出現新一輪結業潮。
不過潘志明認為,目前工商舖物業價格已比高峰期時大幅調整,加上利息見頂,料可吸引投資者重返市場及用家趁低吸納;隨著更多大陸的餐飲品牌來港開業,並準備在本港上市集資,將帶動更多工商舖中長線租務需求,前景有利。
他展望第二季工商舖整體買賣成交會有所回升,料約750宗水平,總成交金額約145億元。但工商舖整體空置率偏高,尤其以寫字樓及舖位最為嚴峻,預測租金走勢會平穩至下跌約5%,租賃成交量料會減少至4,350宗。
有市場人士指,港人的生活習慣受近年疫情改變,例如網購大行其道,削弱了零售收益,店舖提早關門也令街上人流進一步減少,形成惡性循環;雖然近年餐飲牌照數目仍有所增加,但近年供開設酒樓等大型食肆的舖位交投量下跌,料與市場將重心改為外賣等小店的業務有關。
不過該人士認為,本港零售業等市道終歸受金融業走勢影響,惟在今現地緣政治格局下,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難於短期內有反彈,即使靠中共出手幫助亦非長遠之計,這更需當局對症下藥,集中精力處理。@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