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緊 也要做好保險規劃 確保無後顧之憂
【大紀元2024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報導)如今物價飛漲,許多人面臨經濟困境,再花錢購買醫療保險和人壽保險,似乎太昂貴,因此不納入理財計劃範圍。
但理財專家警告,就業市場不穩定,還是應將購買保險放在首位,防止家庭即使遭遇家庭成員失業、殘障或生病等重大變故,經濟收入也不會受太大影響。
密西沙加Carte財富管理公司理財師迪克(Francine Dick)透露,她最近有2名客戶痛失丈夫,卻發現丈夫身後除留下雇主保險外,未購買任何人壽保險,如今子女年幼,一下陷入經濟困頓。
多倫多高級投資顧問兼理財師賽克斯(Samantha Sykes)認為,除車貸、房租和日常生活花費等必要開支外,保險也應納入基本支出。加拿大人普遍保險不足,應引起重視,將保險支出放在理財首位。
買保險 解後顧之憂
加拿大全職員工,多有不同程度的雇主醫療和人壽保險。但專家警告,雇主人壽保險只相當於員工年入的2、3倍,可能不夠。此外,雇主為省錢,提供的集體醫療和牙科保險通常有限制,不夠慷慨。有時突然患病需各種治療,或孩子牙齒需正畸,就需額外醫療保險。
賽克斯建議,應將當前所有保險寫下來,計算一下,確定保險是否足夠,或如手頭緊張,看是否能減少每月保險費。這種情況下,應諮詢專業理財顧問,準確計算一下雇主保險,專業理財顧問會建議新增哪些保險,幫助貨比三家,並與保險公司合作,拿到保險費率更低的保險套餐。
賽克斯提醒,最重要的保險是人壽保障和殘障保險,正當壯年有年幼子女的,如遭遇事故或突然死亡,會對家庭造成毀滅性打擊,尤其是孩子還在上託兒所、有車貸和房貸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尤其應將家庭理財放在首位。
卡爾加里理財顧問烏爾馬(Morgan Ulmer)建議,經濟實力有限的,可考慮定期保險(term insurance),既省錢,又能解決後顧之憂。定期保險通常為10年或20年,可用來支付房貸、孩子教育或用於收入替代。最好是在雇主集體保險之外,再買一份單獨的保險。
殘障保險,目的是確保傷殘無工作能力後能有一份穩定收入,只能在有工作時購買。雇主雖通常會提供短期或長期殘障保險,但只保55%至80%的收入。
賽克斯建議,剩餘部分自己花錢買殘障保險,費用雖高,但非常值得,因為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可能會終身喪失工作能力。年輕時購買,或購買10年期等短期殘障保險,增加傷病後理賠前等候時間,能節省保險費。
專家建議,重大疾病保險雖昂貴,但也可考慮,可確保突患重病時能有一大筆一次性免稅保險費。選擇縮小理賠疾病範圍,如只選癌症、心臟病、中風或冠狀動脈搭橋術等幾項重大疾病保險,能大大減少保險成本。
專家建議,因失業失去雇主集體醫療和牙科保險的,可考慮幾種方案。首先一個方案是與雇主商討,在遣散協議中延長雇主醫療和牙科保險,延長3至5個月,直到找到新工作為止。商討未果的,在失業後2個月內及時申請的,許多情況下員工可選擇繼續保留雇主集體醫療保險,但成本高昂。
專家建議,這種情況下,應諮詢理財顧問,看是否有資格申請省或聯邦保險計劃。聯邦政府最近推出加拿大牙保(CDB),為9萬元以下年入家庭提供牙保。再如安省Trillium Drug Program藥保,處方藥花費超收入4%的家庭,以及25歲以下有省醫保但無私人醫療保險的年輕人,均可申請報銷。
專家建議,想買私人醫療保險的, 應首先確定哪些方面花錢更多,然後購買相應保險。舉例說,孩子有資格申請CDB,購買醫療保險時就可排除牙保。
專家建議,無論購買什麼保險,都應仔細分析權衡,不要錯過任何保險。首先應確保所有受益人保險都是最新的,購買新保險前,千萬不要取消現有保險,避免保險出現真空時段。
專家最後建議是,無論購買金額多大的人壽保險,都至少有一定的保險價值,有些人壽保險甚至每個月只用花25元。無論做出什麼決定,都要留足錢還月供。
責任編輯: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