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3月22日訊】 (大紀元記者穆清、駱亞採訪報導)中國經濟持續惡化,外資持續撤離。中共近日加大力度,再推新方案,擴大市場准入,讓外商增加對銀行、保險等行業的參與。但專家分析,習當局將政權擺在經濟發展之上,商業環境政治化,造成外商的深層恐懼,再多利好方案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週五(22日)中共商務部公佈數據,1-2月流入中國的外國投資FDI(實際使用外資)按年下跌19.9%,至2151億元人民幣(300億美元),連跌第八個月,跌幅比1月份的11.7%明顯擴大。
此前,中共國務院辦公廳3月19日剛發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提出5方面24條措施,強調要鞏固外資在中國發展信心。方案包括縮減外商投資准入的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以及推進電信、醫療領域擴大開放。
在科技創新領域進行試點,比如允許在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領域擴大對外資企業開放等。在銀行保險領域,則將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准入,其中包括外資機構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業務範圍也將拓寬。
另外,這份行動方案還包括便利簽證措施,外商投資企業人員及其家屬的簽證入境有效期放寬至兩年。
為吸引外資,2023年8月,中共就曾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即「外資24條」。
3月20日,本週三,在中共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表示,將繼續推動「外資24條」各項措施加快落地見效。
經濟下行 外資持續流出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此次行動方案和去年「外資24條」的內容大同小異。
為什麼要追加? 他說,是因為外資從去年出台24條到現在,持續減少,金融業的外資也在減少,第二,大陸經濟下行,也需要外資支撐,所以李強再次強調這塊。
此外,最近,中國城鎮青年失業率或城鎮失業率都在上升,外資多一點,失業的問題也可以減輕一點。
3月20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2月份中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青年失業率比上個月增加了0.7%。2月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5.3%;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6.4%
王國臣說,「新行動方案的推出顯示北京當局對外資撤離的焦慮」,從去年底美中會晤也能看出來
2023年10月9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時,放低姿態表示,「中美兩國經濟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有一千個理由改善中美關係,沒有一個理由毀掉中美關係。」
但是外資持續流出,今年1月,中國的外商投資同比下降11.7%,至1127.1億元。
黃世聰表示, 雖然這幾天庫克或是NVIDIA的GTC大會,還是說要進入中國市場,但整個大環境,中美對抗的壓力下,外資對中國的投資已經趨緩,都跑到印度或東協國家。
「外資不斷流出,對中國經濟和投資傷害非常大,他們已經意識到這點。」
專家:新方案不解決根本問題
台灣經濟學家、時政評論員黃世聰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新方案是進一步宣示,想要開放市場的決心,但這不是真正能解決外商不願投資中國的根本辦法。」
「中國的投資環境並不是這些所謂利多,開放市場就能夠改善的。」 他說:「關鍵是中共對外資的態度,它查處那麼多外企資諮詢公司,中美的政治環境又這麼糟,這些才是阻礙外資投資中國的重要原因。」
「不是靠你說開放市場,外商就會來投資,如果命都沒了,安全都有問題,誰還會去投資? 」黃世聰說。
2023年,中國發生多例突擊搜查外資公司及拘留員工事件:
3月份,美國企業盡職調查業者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北京辦事處員工被拘留。
4月份,貝恩公司(Bain&Company)上海辦事處被突擊搜查。
5月份,國際專業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也遭突擊搜查。
8月份,上海證監局宣布對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進行調查。
10月份,英國廣告公司WPP旗下的群邑集團(GroupM)一名高層和兩名前員工,因涉嫌賄賂被中共當局拘留。
2023年7月1日,中共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正式施行,擴大了被政府視為間諜活動的行為範圍,將44條擴增為71條,並溯及既往,還向舉報人給予人民幣10萬元以上的獎勵。
2024年3月19日,中共通過香港第23條立法,其中包括對所謂「危害」國家安全的外國干涉行為進行嚴厲懲罰,並將擁有或泄露國家機密定為刑事犯罪。批評者表示,這一立法進一步威脅香港自由,重擊香港經濟和金融。
近日,歐盟在華商會一篇名為」風險意識:經濟安全的政治意義」的報告顯示,近年,隨著政治慢慢滲透到商業環境中,在華歐洲企業面臨的風險量級、複雜性和嚴重性都倍增。
在新投資方面,報告特別指出,企業的規劃需要通過進行嚴格的調查,對目的地商業環境和風險進行全面評估。而中共由於《反間諜法》、《對外關係法》等法律中對國家祕密的不明確界定,導致開展商業信息調查成為高風險活動。
在歐盟商會2023年商業信心調查中,創紀錄的64%的受訪者表示,在中國做生意比去年同期更困難。
報告寫道,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中國市場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整體商業環境變得更加政治化。企業很難把握包括國安法規在內的寬泛模糊的規則。
分析:習近平政策矛盾 外商的恐懼
3月19日,中共國務院新推動的吸引外資新方案能否貫徹執行,又會多少實際效果了?
「不會有實效」,王國臣表示,美中貿易戰不是主因,因為全球的商人都是有利益可圖,他們當然願意前往中國。外資撤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共政府。第一個反間諜法,第二個他強調軍工企業或國有企業,所有這些都危及外資。
「政策不改變,環境不改變,你給外資企業再多獎勵,開放再多市場都無效。」他說。
黃世聰則表示:「能否貫徹實行,要看習近平的態度,他今天說OK,改天很可能又不OK,這是中國政治的最大問題,就在於習近平本人對政治經濟的態度到底是怎樣,這部分恰恰是外界最難理解的。」
他表示,目前為止習近平似乎還是主張跟美國對抗,這種大氛圍沒改變,又如何去貫徹這些方案,萬一這些開放的市場有一天抵觸到所謂國家安全問題時,你怎麼處理,這是外資是最關心的事,「所以這次所謂擴大投資方案,並沒有解決根本的疑慮。 」
2月27日,中共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保守國家祕密法》,令在華外企運營風險加劇,似乎又與習近平當局大力吸引外資和外企的努力背道而馳。
黃世聰列舉特斯拉,中共已經禁止政府機關使用,或你不能開到一些敏感區域,那其它產品,如iPhone也會有這種壓力,外商隨時有產品被禁的可能、政治壓力風險隨時存在,就沒辦法真正說服外企大力投資。
王國臣表示:「根本問題是習近平要發展經濟,也要政權穩定,所以進一步強化黨對外資、外企的控制,外資也要聽黨的話,聽黨的指揮。」
黃世聰說:「目前為止對於習近平來說,政權的安穩擺在經濟發展之上,這點相當明確。」,「所以只要對政權有影響,經濟行動哪一天就可能被取消,這是外資最深層的恐懼,習的作法有些處於互相牴觸的狀況。」
王國臣說:「某種程度上,外商是絕望的,後續要看習在政策上是否有大動作的改革,否則最終外資會等到習下台之後才可能重新考慮布局中國。」
責任編輯: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