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造假數據 分析:無力解決經濟問題

人氣 9313

【大紀元2024年0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中共日前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其中失業率仍然高企,同時被曝光數據造假。專家分析,就業需要擴大內需,但中國內需依然相當疲軟,房地產業蕭條,經濟難有起色;至於造假已成中共常態,它已經無力解決經濟問題,無法解脫困境。

官方失業率沒有說服力 專家析失業率為何高企

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一(3月18日)公布了2024年1、2月的經濟數據,其中2月份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漲,從去年12月的5.1%上升至今年1月份的5.2%,再到今年2月的5.3%,這使失業率又回到了去年7月的水平。

旅美政經學者李恆青19日對大紀元說,現在公布的失業率是5.2%,最後到了5.3%,5.317%,但這個東西沒有用,為什麼呢?因為這只是城鎮人口的失業率,那個廣大的農村都不在覆蓋範圍內。

據2015年官方數據,農村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40%多。「國家統計局只統計城鎮人口失業率,農村根本就不算,農民工也不算,現在有大量農民出去打工啊,他們都不在考量範圍內,所以什麼5.2、5.3,沒有任何說服力。」

中國的經濟問題之一就是失業問題。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19日對大紀元分析,在實體經濟方面,至少可以列出三個重要危機,就是房地產危機、失業危機,還有通貨緊縮危機。

而在金融領域,「我們也可以列出至少有三個危機,就是債務危機、資金外流危機,還有信心危機。將來演變成金融危機,這個都是在發展中和進行中的。」

他認為,「關於失業危機,原本早就存在。從年輕人的失業率到一般,也不能說只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學生,而是25歲到55歲,一般正常工作年齡,這個失業率也是很嚴重。」

吳嘉隆分析,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失去動能。原本要支撐中國經濟保持增長提供了足夠的就業機會,使龐大的大學畢業生人群能夠找到工作。但是經驗上,中國的GDP成長率要保持在6%,這是一個重要關卡。

「現在不管是5%、5.2%,甚至以後4.5%或4%,低於6%都是一個不太妙的情況。這個情況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以為5%還不錯。其實對中國來講,因為有龐大的人口要就業,所以根本問題在於提供足夠的訂單。包括外來訂單和本國內部訂單,就是外需和內需這兩個來源。」

就業需要擴大內需 中國內需依然相當疲軟

占中國GDP近30%的房地產行業就是一種強大內需。吳嘉隆分析,它在出口導向之後提供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填補出口之外的需求不足。但是現在,房地產飽和,出口也不行了,受到西方限制、貿易戰等等。

目前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跌勢未解。週一的官方數據顯示,房地產投資對比去年同期下降9%,儘管去年12月跌幅一度超過2成,跌勢趨緩,但新建房屋銷售額下滑幅度仍達24.1%,顯現出房地產行業的脆弱性依舊是影響中國經濟復甦的主要障礙。

此外,官方本月9日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睽違5個月再度上漲。分析師認為,該項數據反彈主要受益於黃曆新年假期期間的消費熱潮,但可能僅是短暫的。

品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對法新社表示,考慮到中國新年的因素,現在斷定中國通貨緊縮已經結束還為時過早,「內需依然相當疲軟,新房銷售也未能趨穩」。

吳嘉隆認為,有需求才能夠把經濟資源投入於生產和就業活動,然後創造所得,提供消費、投資、政府稅收等等。

「所以中國經濟的發展如何觀察呢?和其它國家一樣,就是看你能夠吸引到多少需求。國內自己的需求是肯定要的。如產能超過本國消費需求,必須出口到國外。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發展的前期,需要靠國外的需求來消化產能。」

吳嘉隆解釋,外需跟內需的搭配是很重要的,「一開始是比較偏重外需,叫做出口導向。接下來必須不斷地吸引到內需,能夠創造內需。這就是房地產這個行業扮演的角色。」

但是房地產業崩塌了。他認為,現在中國的問題在於,沒有辦法找到新的需求來源、新的訂單來源,於是各種產能就會變得過剩,想要工作的人就會找不到就業機會。

吳嘉隆總結,歸根結底是經濟結構的失衡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因為依賴出口太久,依賴國外需求太久,國內需求沒有發展起來。「要從需求端來創造就業機會,創造新的產業,提供新的訂單等等。這樣才能夠長久,持續不斷地維持就業機會的開發。」

經濟數據被曝造假 分析:中共造假成常態

此外,外界發現,中共發布的上述一系列經濟數據中有造假的數據。例如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847億元,同比增長4.2%。但是,大紀元記者在統計局官網核實了2021年以來1-2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

2022年,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763億元(2021年45,236億元),同比增長12.2%;2023年,此數據為53,577億元,同比增長5.5%。

但是今年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847億元,顯然比去年同期的53,577億元少了2,730億元,下跌了5.1%。

再例如,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產投資數據,2023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669億元,而2024年1-2月份,此數據為11,842億元。統計局稱同比下降9.0%,但實際情況是減少投資1,827億元,同比下降是13.37%。

「國家統計局越來越不要臉」,最早披露中共經濟數據造假的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社交平台X上發帖說。

李恆青表示,他們一點都不覺得丟臉。「現在從習近平到底下各級官員都知道在造假。然後擺出一個架勢,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誰。真的是這句話,這不是開玩笑。用這種(造假)方式要進行到底了。」

「但是世界接不接受啊,這個國際社會接不接受,還真就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

李恆青分析,習已經知道做什麼都沒用,中國經濟已經無藥可救,但是他還想救。因為現在有個特別大的問題,經濟表現好壞決定了執政合法性,一是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一是習近平還能不能繼續當下去的合法性,這成他的最大挑戰。

「現在他們無所顧忌,原來還猶抱琵琶半遮面,現在已經完全不管了,管也管不了了。就按照造假的方式,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王滬寧、新華社、各方都在唱。所有的官媒必須跟著。就這麼一個盤算,我就這麼唱下去了。」

中共造假數據 如何觀察中國經濟?

吳嘉隆也認為,「數據是真是假,這個問題已經不值得談,因為中共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從GDP成長率這麼大的數據到其它的都已經靠不住,去談它沒有意義了。」

他透露,「大陸朋友跟我講的,現在為了維持GDP成長率發明了一個新辦法,就是把上個年度的產值下調,比如本來說4.5%還是5.2%等等,把上個年度的數據下調,然後今年哪怕本來只是增長1%或者0.5%的,因為把去年的數據下調,今年看起來就可以成長4%、5%。是這樣玩的,現在都把上個年度的數據修正下調,然後今年就可以有好的增長率,然後一再重複,到了明年的話再把今年的數據下調,明年又有成長率。」

「你說這樣的數據怎麼分析?沒有意義了。所以,從經濟形勢的判斷跟解讀下手,而不用去管那些數據。」

吳嘉隆說,「如果真要看的話,很簡單,就用兩個地方做指標,上海跟深圳。深圳是製造業中心,上海是服務業、金融業中心、航運中心。這兩個地方的賣場、餐廳、消費者常去的地方,你去看一看有沒有蕭條。這個叫田野調查。」

他說,「深圳以前都是龐大的製造業跟出口重鎮,你就看它的商辦;上海的商用辦公大樓的行情怎麼樣,就看這個就行了。深圳也一樣,你從商業辦公大樓的行情可以看出來當地的商業活動。」

「然後去推敲,再搭配消費者去的地方,賣場、電影院、餐廳、遊樂景點等等,你去看一下,然後做個對比,你就可以知道經濟的情況現在是變好還是變壞。」

責任編輯:房夏焥#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為何比想像的還糟糕?
中國經濟到底怎麼了?分析指五大病因
專家詳解為何中國經濟數據不可信
中共新公布數據透露中國經濟一個難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