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內卷嚴重 分析:中小銀行正批量解散

人氣 4207

【大紀元2024年12月30日訊】2024年大陸銀行業普遍壓力山大,尤其是中小銀行。今年以來,中小銀行減量提速。統計數據顯示,年內已有171家銀行被吸收合併、重組合併或直接解散,數量遠高於往年。

《上海證券報》報導,據企業預警通數據,截至今年12月20日,年內已有171家銀行被吸收合併、重組合併或直接解散,平均每個月「消失」15.7家,數量已超過去兩年之和。

業內人士介紹,中小銀行合併重組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吸收合併、新設合併是主流方式。吸收合併即「大吃小」,資質較優的銀行將中小銀行吸收後將其改造為分支機構。

今年以來,村鎮銀行合併重組的案例頻現。

中國大陸極具影響力的財經新媒體和個人財富管理服務機構「智谷趨勢」29日的分析文章表示,大陸中小銀行正在批量解散。這是從年初就颳起的風暴,對銀行業來說不吝於一場「大洗牌」,目前還看不到停止的信號。

12月24日有兩家銀行解散。三天前的12月21日,被解散的銀行數量是7。

6月20日,一次性解散合併了36家銀行——遼寧農商行一口氣吸收了遼寧新民農商行等省內36家農村中小銀行機構。

文章說,2024年遭遇解散命運的,基本上都是資產規模較小的中小銀行。從類型來看,今年註銷的188家銀行,分別是村鎮銀行98家,農商行65家,信用社、農村資金互助社及農村合作銀行24家,城商行1家。

這些銀行並非破產倒閉,而是經歷了吸收合併、收購或重組。9月2日,張家口銀行獲批收購秦皇島撫寧家銀村鎮銀行、盧龍家銀村鎮銀行、昌黎家銀村鎮銀行並設立相應支行;12月13日,遼寧首山村鎮銀行、遼寧燈塔村鎮銀行、營口宏誠村鎮銀行因被遼瀋銀行收購而解散。

在解散之後,不少村鎮銀行被改組為發起行的分行和支行,繼續運行。

中小銀行清產核資後的有效資產、全部負債、業務、網點和員工,也都將在吸收、合併之後,被較大規模的銀行承接。

中國大陸的中小銀行的數量非常多,截至2024年6月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總數為4425家,城商行數量124家,農商行數量1577家,農信社數量483家,村鎮銀行1620家,總數3804家,占比超過85%。

「智谷趨勢」的文章說,2024年一個被廣泛認識到的現象是中國「銀行內卷嚴重」。

11月8日,中共央行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首次用「內卷」來形容銀行業現狀。

該報告稱,當前銀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呈現出貸款利率「下行快」、存款利率「降不動」的態勢。到了年末,為了拼業績,不少銀行甚至逆勢上調存款利率,部分中小銀行還推出了年化率在2%以上的產品。

在貸款方面,住房按揭貸款從雲端跌落後,銀行開始卷個人消費貸和個人經營貸。兩年前,消費貸利率至少也得5%,如今,消費貸利率步入了「3」字頭時代。部分銀行還通過拼團、發優惠券等方式,將利率卷進「2」字頭。

文章表示,利率就是銀行的價格戰。瘋狂的價格戰必然會降低息差,進一步擠壓銀行的利潤空間。所謂息差,就是指銀行發放貸款的平均貸款利率,與銀行吸收存款的平均存款利率的差額,這是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

從國際上看,平均存貸息差一般為1.5%到2%,如果達到1.7%以下就屬於警戒水平了。然而,據中共國家金管總局的數據,2024年度第三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僅有1.53%,較第二季度下降一個基點,再創歷史新低。

最為極端的案例是山西榆次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據2024年度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23年末榆次農商行的淨息差水平已經降為負數,達到-0.40%,全年實現淨利息虧損0.73億元。

「智谷趨勢」說,當前不少行業利潤收縮,受影響體感更加嚴重的或許是銀行業的「打工人」——行業利潤直接影響到從業者的工資和工作量。銀行合併潮,重塑的不僅僅是銀行業的格局,畢竟還有千千萬個體的命運。

責任編輯:方曉#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調查:中國跨境電商內卷嚴重 利潤屢創新低
東莞顯衰敗 商鋪成排成片倒閉 內卷嚴重
失業人員持續增多 大陸現「假裝上班公司」
5年35家車企停擺 超19萬輛新能源車「爛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