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在德國經濟不景氣的當下,很多企業遇到經營瓶頸,汽車行業的挑戰尤其大。德國知名汽車製造商保時捷由於經營問題,可能會在全球縮減8,000個崗位、在中國裁員至少10%。
電動車戰略失敗 8000名員工面臨解僱
保時捷的目標是到2030年所生產的新車中,電動車的比例達到80%。但這一經營策略顯然出了問題,由於中國以外地區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低迷以及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激烈價格戰,大眾汽車和其它德國汽車製造商都遇到了困難。
在中國市場,國家補貼的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銷量超過了西方製造商。因此,雖然中國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仍然很高,但除了特斯拉,所有外國電動汽車的銷量都在下降。
據德國《汽車週刊》的消息,這也影響了保時捷的銷量,導致其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8,000人。保時捷擁有42,000名員工,其中大部分在德國。
具體數字表明,從2024年1月到9月,保時捷集團收入和營業利潤均出現同比下降。收入從301億歐元下降到285億歐元,營業利潤從55億歐元下降到40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時捷同期汽車交付量下降了6.9%,至226,026輛。
在保時捷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新聞發布會上,公司首席財務官盧茨‧梅施克(Lutz Meschke)解釋說,集團計劃在未來將成本結構與每年25萬輛的銷售量保持一致。梅施克說,這將影響從採購到生產和銷售的所有領域。
《汽車週刊》計算出,梅施克的聲明將導致裁員20%,也就是約有8,000名保時捷員工可能失業。當被問及可能裁員的問題時,保時捷不願置評。公司告訴媒體,目前還沒有任何決定。然而,據《電動車新聞》(Elektroauto-News)報導,已有1,000名合同工不得不離開保時捷。
中國經濟疲弱 車企經營狀況普遍欠佳
據報導,保時捷今年1至9月在中國銷售量年減達29%,日前已經展開裁員,其中正式員工裁減10%,外包制員工則裁減30%。據悉,有保時捷中國公司的員工證實,該公司確實已經開始裁員,裁員比例約10%,且這波裁員已經完成,「當天通知、第二天就走人」。
對於裁員的報導,保時捷中國公司12月17日回應,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該公司確實在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優化重組」,以求在行業快速轉型中「保持可持續發展」。
保時捷中國公司表示,在這一背景下,該公司正持續提升各部門計劃的效率及最佳化成本。根據實際情況,相關措施也涉及「直接人力成本」及包括行政管理開支、差旅費用及培訓成本等在內的間接人力成本。
自2022年起,保時捷在中國的銷售量就開始下滑。保時捷中國公司總裁及執行長潘勵馳(Alexander Pollich)日前向中國媒體表示,保時捷中國未來2年將逐步對銷售網絡進行「淘汰優化」。依計劃,至2026年底,保時捷在中國的經銷商將從目前的150家縮減到約100家。
從電動車廠、傳統燃油車廠到業務經銷商,中國內外資車企近來紛紛傳出陷入經營困境。日前,由百度、吉利汽車合資成立的電動車廠極越面臨停業,執行長夏一平遭員工圍堵,百度、吉利則承諾解決員工離職善後問題。而中國老牌本土車廠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吉林汽車,則傳出已經停產數個月,員工8月起即未再領到薪水。
此外,日本本田汽車與中國合資的廣汽本田及東風本田兩家車廠,自2023年底至今已累計裁員約5,000人。德國奧迪(Audi)的天津經銷商之一永濠奧迪,也在11月間因資金斷鏈宣布停業,引發大批車主前往維權。奧迪的北京經銷商之一華陽奧通日前也宣布停售奧迪各車系。
責任編輯: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