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1月07日訊】(接前文)剛到台灣幾天,就發現這裡有「二多」:水塔多,寺廟多。本文撇開水塔不提,只說寺廟。台灣的寺廟多到什麼程度?我的感覺是,站在台灣的任何地方,不論在鬧市中,還是地鐵上,或是巷弄裡,甚至在山區,目光所及之處,總能看到琉璃瓦頂、飛檐翹角的各類寺廟。
根據官方數據,全台灣登記的寺廟超過1.2萬座,而連鎖便利商店總數約1.2萬間。再算上沒有立案的小型廟宇和另外幾千座教堂,台灣的宗教場所在數量上居然遠遠多過超商!單憑這點,就能看出台灣是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地方。
在我短短的行程中,就到過城隍廟、土地廟、關帝廟、佛寺、道觀、媽祖廟、景福宮等不少大中型廟宇,也見過巷弄裡如同店面大小的小廟。有趣的是,這麼多廟宇分屬的宗教派別林林總總,涵蓋民俗宗教、佛教、道教等宗派的很多分支,而彼此之間都和睦共處,互相尊重,體現出台灣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和這個社會對各種信仰與思想的包容性。
只要時間允許,我都會先在廟宇外停留片刻,欣賞寺廟的建築和外觀。很多廟宇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建築之美,金黃色的琉璃瓦,朱紅色的柱子,高聳的飛檐,精緻的脊獸,神奇的斗拱結構,都能吸引住人們的目光。建築是一門大學問,我這個門外漢不敢妄加評論,只是覺得這些傳統建築比現代的混凝土積木更加賞心悅目。
之後我會緩步走進去,看看廟堂裡的陳設、供奉的雕像、信徒的行為舉止。我是信佛的,看到寺廟中供奉的佛像或菩薩像寶相莊嚴,雖然宗派不同,還是會心生景仰之意。所有廟宇不管大小,都有專人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大多香火鼎盛,信眾上香禮拜時表情虔誠,場面一片肅穆。
訪問團造訪寧夏街夜市時,我草草吃了幾樣東西出來,卻被旁邊的松山慈祐宮給吸引住了。裡面很大,可看的東西很多,比如建築、木石雕刻、匾額楹聯,還有一面巨型的湄洲媽祖祖廟全景的浮雕。可惜時間不夠,訪問團要集合搭車,我只能帶著遺憾離開。
對於信眾而言,廟宇中的一切物品都因為信仰而不可褻瀆。對於我們這些遊客而言,如果信仰不同或者沒有宗教信仰,也大可以從了解民俗歷史和欣賞藝術的角度,來看待廟宇裡的塑像雕刻和書法繪畫等。
這裡不想作有神或無神的辯論,不過身處這些廟宇之內,看著裊裊升起的青煙,聽著清脆的木魚和磬聲,總是讓人心境平和,不起紛爭之念。無論佛教、道教、基督教,其教義都倡導抑惡揚善、關愛他人、抑制惡慾、敬畏神靈。如果這些教義得以實施發揚,對任何社會都是有益無害的。誠然現在很多人拜神時加入了很多世俗的欲求,希望神靈保佑自己發財、走運、生兒子,但是至少他們的心裡還是對神靈懷著一顆敬畏之心。
據說約80%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有宗教信仰。如果是真的,那大多數台灣人秉承敬天信神的精神,用普遍的宗教教義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行為,將幫助維持整個社會的道德和秩序,那不是件大好事嗎?
其實很多廟宇已經成為國際知名景點,比如台北龍山寺、高雄佛光山、台南孔廟、台中文武廟、彰化南瑤宮等,以後有機會希望能逐一拜訪。
作者李旭生(Alex Lee),大紀元媒體集團洛杉磯分社社長。點閱「台灣記行」系列隨筆。◇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