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即將在明年初上任。川普陸續公布的白宮要員及內閣成員,在中國議題上立場強硬。有消息指,儘管付出努力,中共官員還是沒能成功獲得與川普政府潛在官員約見的機會。專家解讀中共官員無法接近川普團隊的種種原因,認為川普未來怎麼出招,現在誰都沒有底,但中共想和美國政府拉關係的思維本質上就是錯誤的。
中共沒法和川普團隊拉關係 原因何在?
英國《金融時報》19日引述知情人士的爆料說,中共官員正在華府和紐約奔波,希望能找到與川普聯繫的人脈,但處於劣勢。中共沒能成功獲得與川普政府潛在官員約見的機會。而北京想知道的核心問題是「川普想要什麼」。
知情人士透露,中共駐美大使謝鋒近幾個月加強了外聯活動,在家中接待了數十位美國前官員和中國問題專家。但中共官員「運氣不佳」,包括國會山莊在內,許多人認為與中共官員會面「沒有建設性」。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在觀察美國外交的時候,一直都認為川普屬於交易型的談判者。而北京自己認為什麼東西都可以交換,只要對雙方有利的都要跟你換,過去中共也用這個方式在美國遊走,影響美國的政策,但美國不管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其實還是有一個核心的價值觀存在。
「像川普當選上了總統,他最重要的並不是去增進個人的財富、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這個國家的福祉,他現在最核心的國家利益就是維持美國的霸權。所以中共的思維本質上就是錯誤的,川普不大可能為了個人的利益或為了跟某人的關係犧牲掉美國的利益。」
他認為這才是中共官員不得其門而入、現在沒辦法跟川普團隊有任何對話機制的原因。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說,世界各國都想和川普及其未來的政府官員溝通,想了解川普日後的政策方向。
他解釋說,川普上來最重要的政策在關稅、減稅還有移民問題。而關稅最重要就是針對中國,因為中美有巨大的貿易逆差。中共的官員也很想了解川普及其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會採取怎麼樣的政策,能不能在台灣問題上面做出一些讓步或妥協。
陳世民表示,現在看來,不管選舉之前或者說選舉結束以後,中共想和川普團隊接洽的努力都十分不成功,主要原因在於關稅問題,本來主要針對的對象就是中共,當然川普團隊不會想跟中共談什麼。
另一方面,陳世民認為,川普的政策有不確定性,就算中共官員找得到川普所提名的重要官員,這些官員也沒有辦法表態。關稅對川普而言,只是一個極限施壓的政策工具,不是最後的真正目的。
「對川普來講,他是要去減少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說服中國,你不要阻擋美國的製造業回流,讓美國的人可以找到工作,川普真正的目的是這個。」
川普勝選 中共措手不及?
前白宮亞洲事務高官麥艾文(Evan Medeiros)曾在美國大選前與謝鋒進行過會面。他告訴《金融時報》,川普勝選讓中共「措手不及」。
葉耀元說,說中共措手不及,第一件是因為原來觀察民調,川普當選機率至少沒那麼高;第二,對於川普當選,其實不是說中共措手不及,而是它根本就不知道面對川普,它有什麼樣的招數可以應對。
「比如說川普對中國六成的關稅一旦加上去,中共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招架。川普接下來要對中國怎麼出招,到目前為止沒人有個底。」
陳世民表示,對於川普勝選,相信中共是有預做準備的,但當川普當選以後,中共還是感到非常擔憂,急於知道川普想要做什麼,因為一直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精確的訊息,就有可能會感覺措手不及。
美中關稅戰是未定之數
CIA前中國高級分析師克里斯托弗‧約翰遜(Christopher Johnson)表示,中共官員高度關注美國的經濟政策,「他們的三大優先事項是關稅、關稅,還是關稅。」
川普在今年競選總統期間曾表示,如果當選,將把對華關稅提高到60%,以縮小美中貿易逆差。
葉耀元說,川普這一招對中共的殺傷力是非常強的,接下來會對整個中國內部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連中共自己都預估不出來。當然人們常說,做關稅壁壘的時候自己會受傷,不過川普認為美國的市場基本上是足夠承受,美國市場在過去這幾年,通過全球經濟生產鏈的轉移,相對更為適合去處理這件事,畢竟美國跟中國也是在脫鉤的過程中。
陳世民表示,中國經濟放緩,失業增加,老百姓收入減少,民怨大幅度上升,在這種狀況之下,如果川普真的實施60%關稅,中國一年可能就要減少2%的經濟增長率,影響是很大的,經濟、社會可能有更大動盪。
不過陳世民認為,川普對中國加多少稅也未能確定。川普可能一開始先課20%,如果中共還是不願意改變、不願意購買美國農產品,就直接課40%或是60%。「至於台灣問題,我相信川普的官員自己也不知道川普到底是打算怎麼樣。」
川普新政府布滿鷹派 美中關係的新風暴已難避免?
除了關稅外,川普提名對華鷹派人物在其新政府中擔任要職,包括提名邁克‧華爾茲(Mike Waltz)出任國家安全顧問,提名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這些提名對北京來說是個不祥預兆。
因在新疆和香港議題上的強硬立場,盧比奧2020年遭中共兩次制裁。華爾茲被視為美國國會對華最強硬的「鷹派」代表之一,他是眾議院「中國事務工作組」的成員,曾呼籲大家不要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他也批評拜登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準備不夠迅速」。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19日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表示,取消美國在2000年授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可以改變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將使美國在解決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方面擁有更多籌碼。
這是美國國會特設機構首次明確呼籲終止相關法案。目前主要是國會共和黨眾議員提出這一主張。
美國智庫中國經濟與戰略倡議(China Economic and Strategy Initiative, CESI)於11月發表一份名為「打敗中共:一個好的開端」(Defeating the CCP: A Running Start)的報告,為當選總統川普提出全面經濟治國戰略。報告核心聚焦於七項總統行動倡議,旨在對抗中共的新冷戰威脅,捍衛美國的經濟利益與自由。
報告作者群多為川普政府時期的對華政策鷹派人物,包括前國務院及國安高層。
11月16日,中共黨魁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白宮的聲明繼續強調「負責任地管理競爭」,防止衝突。習則說,「如果把對方當對手、當敵人,惡性競爭、互相傷害,中美關係就會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評論人士鍾原在大紀元撰文表示,中共黨魁應該難以直接聯絡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只好借最後一次會晤拜登,向川普隔空喊話。川普雖還沒上任,但外交方向已初見端倪,中共黨魁的裝硬喊話或許預示了中美關係的新風暴已難避免。
責任編輯: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