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奧若當國務卿 對中共台灣俄烏意味什麼

人氣 3050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4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三(11月13日),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正式宣布提名資深參議員馬可‧盧比奧為國務卿人選。作為對中共鷹派人物,盧比奧被中共兩次制裁,他還提出並支持美國對台軍事支持的法案。

盧比奧曾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任職,並就國際衝突發表講話。他被認為是外交政策「鷹派」,即對伊朗和中共都持強硬立場的人。

盧比奧在對華關係上,以及對中共、台灣政策上持何種立場,以及他在其它重大全球問題上持什麼立場?可以回顧盧比奧親口說出的看法。

他也將成為首位拉丁裔國務卿。

中共對美國構成巨大威脅

自2010年贏得參議院席位以來,盧比奧一直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共。他多次公開談論中共的軍事和政治目標、經濟實力,以及美國對中共日益增長滲透的反應。

在2022年與傳統基金會的一次談話中,盧比奧表示,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隱藏了其重塑全球秩序、成為霸權的野心。但現在他們不再隱藏它了。

在同一次演講中,盧比奧指出:「當今美國面臨的最嚴重威脅,將定義本世紀和這裡每一代人的挑戰,不是氣候變化、疫情或左派版本的社會正義。本世紀的威脅是中國(中共)。」

今年9月,盧比奧在《華盛頓郵報》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中共是「美國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最嚴峻的對手」。

在討論中共「中國製造2025」計劃時,盧比奧呼籲美國制定一項新的產業政策,以阻止共產中國「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完全超越美國」。

「最重要的是,美國政策制定者不能對美國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最嚴峻的對手掉以輕心。」盧比奧寫道。

盧比奧的一些經貿看法與川普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的強硬言論相吻合。在競選期間,川普表示他計劃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以促進美國企業的發展。

中共也注意到盧比奧。他曾兩次受到中共制裁或被中共列入黑名單。第一次是為報復美國對中共高官大規模拘留和虐待維吾爾族而採取的行動,第二次是因為盧比奧支持美國對中共官員鎮壓香港抗議活動而採取的制裁。盧比奧指責中共對維吾爾族人進行了「可怕的種族滅絕運動」。

堅決捍衛台灣

盧比奧還堅決捍衛台灣。

今年夏天,盧比奧在X平台上寫道:「共產主義中國不是、也永遠不會是民主國家的朋友。」「國際社會必須繼續與台灣站在一起,捍衛台灣的主權和自由。」

他在7月中旬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表示自己的立場,當時他說,他希望連任的川普「繼續做他第一任期內所做的事情,那就是……繼續支持台灣。」

2022年5月,盧比奧提出「以實力實現和平的台灣法案」,該法案將加快美台軍事協調。盧比奧在談到該法案時表示:「普京入侵烏克蘭並不是專制政權第一次入侵鄰國,不幸的是,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台灣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遭到(中共)入侵。台灣需要我們的支持,我的法案將讓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在發動愚蠢入侵之前三思而後行。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阻止對台灣的攻擊,否則我們可能會失去印度太平洋地區。」

如果盧比奧得到確認,他擔任國務卿的時間將恰逢印太地區緊張時期,美國官員正準備應對中共在2027年前奪取台灣的準備。

俄烏戰爭

長期以來,盧比奧一直敦促迅速結束俄烏之間持續兩年多的戰爭。

「我們確實希望看到這場衝突結束,但這需要做出一些非常艱難的選擇。」盧比奧本月早些時候說。

今年早些時候,他投票反對向烏克蘭提供的60億美元軍事援助計劃。

「我認為烏克蘭人在對抗俄羅斯方面表現得非常勇敢和堅強。」他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但歸根結底,我們在這裡資助的是一場僵局戰爭,必須結束這場戰爭,否則這個國家將倒退100年。」

盧比奧本週早些時候表示:「21世紀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情況。我認為中國(中共)會希望我們陷入歐洲衝突,而不是關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情況。」

加沙

當國會山的活動人士問他是否支持結束加沙戰鬥時,盧比奧堅決說不。

「相反……我希望他們(以色列)摧毀他們能接觸到的每一個哈馬斯分子。」盧比奧說,「這些人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盧比奧說,以色列戰鬥的目的是「摧毀恐怖組織,這樣它就永遠不會再威脅以色列人民」。

伊朗是一個「恐怖主義」政權

盧比奧稱伊朗是一個「恐怖主義」政權。今年早些時候,他敦促以色列在遭到伊朗襲擊後,以武力回應伊朗。

「以色列應該像美國對某個向我們發射180枚導彈國家回應的那樣,對伊朗做出回應。」盧比奧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在被任命為國務卿之前,盧比奧曾表示川普政府在處理伊朗問題時,會「非常明確和堅定」。◇

(本文參考了商業內幕和BBC的報導)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盧比奧推立法 加強美印關係 抗中共影響力
盧比奧提《法輪功保護法案》 打擊中共活摘
盧比奧等要求五角大樓把寧德時代列黑名單
新局長蒂施整頓紐約市警局 受到老上司支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