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廚必懂指南:鍋具影響食物烹調結果

作者: 斯圖亞特.法里蒙博士(Dr. Stuart Farrimond,食品科學家),譯者: 張穎綺

人氣 7

挑選一組優質的必備基礎鍋具,可讓你下廚時事半功倍。你使用的鍋具是哪種金屬材質會左右食物烹調的方式和結果,但更重要的關鍵是鍋身厚度;鍋底越厚,導熱越均勻。

各類鍋具材質特性與使用指南

一般市售的不沾鍋係使用光滑的樹脂塗層,但此材料不耐260℃(500℉)以上的高溫,因此這類鍋子適合用來烹調易沾黏的細緻食材,比如魚類。

會鏽蝕的金屬材質,比如碳鋼和鑄鐵材質的鍋具,在第一次使用之前應該先「開鍋」: 在鍋內放油,開爐火空燒,如此反覆進行三至四次,即能形成一層有不沾效果的「油膜」(patina)。

◆碳鋼

此材質的導熱速度比不鏽鋼快,但是它跟鐵一樣會生鏽,也會跟食物發生反應,因此第一次使用前必須開鍋,才能達到跟不鏽鋼一樣的耐用度。中華炒鍋和平底鍋最適宜碳鋼材質。

◆鑄鐵

鑄鐵鍋非常厚重、密度高,雖然預熱速度慢,但是一旦加熱到預定溫度,即可穩定維持熱度。這種材質的平底鍋或燉鍋相當適合用來將肉塊煎上色。裸鑄鐵會生鏽,並且和酸性食物發生反應,因此第一次使用前必須養鍋來形成不沾的油膜隔層,清洗時不宜大力刷洗。

經過養鍋步驟的鑄鐵鍋即有不沾效果,但是要避免刷洗和使用強力清潔劑。(楓葉社文化提供)

◆不鏽鋼

天天使用的湯鍋適合選擇厚重、耐用的不鏽鋼材質,但是它導熱很慢(除非內包鋁或銅夾層),而且食物易於沾黏在鍋底。由於是光澤表面,用這種材質的鍋來製作醬料或洗鍋收汁(deglaze),更易於掌握食材發生褐變的時機。

鍋徑20公分(4.5公升容量)的湯鍋適於烹煮大份量的米食或麵食、煮湯、燉菜和熬煮高湯。

鍋徑18公分(3.5公升容量)的湯鍋適用於烹煮小份量料理,也可用來沸煮蔬菜。

鍋徑16公分(2公升容量)的湯鍋,可用來融化奶油、製作焦糖、製作醬料和煮水波蛋。

◆鋁

導熱快,因此對火候的溫度變化反應靈敏,不過,這也意味鍋子一離開熱源就散熱很快。鋁的重量極輕,適合製作平底鍋、炒鍋和湯鍋。經過「陽極處理」的鋁鍋表面有一層氧化鋁膜,可防止鋁材和酸性食物發生反應。

◆銅

厚重又昂貴的材質,但是對火候溫度的變化反應快,厚底銅鍋的導熱速度也比其他材質來得快。銅會和酸性食材發生反應,不過銅鍋內壁通常會鍍上另一層金屬隔層,以避免食物變色和沾染金屬味。因為此材質很厚重,用來製作炒鍋或中式鼎鑊時重量會過重。

各類鍋具最佳用途、挑選指南

◎鍋徑24公分(10吋)平底不沾鍋

用途:烹調細緻魚肉、蛋類和法式薄餅。

挑選要點:鍋底要厚,不沾塗層厚度也要厚。選擇有信譽的品牌。

平底不沾鍋。(楓葉社文化提供)

◎中華炒鍋(鑊):碳鋼鍋堅固且傳熱快。

用途:大火快炒、蒸煮、油炸。

挑選要點:鍋蓋必須和鍋身密合,鍋底要薄,把手要長且堅固。避免選擇有不沾塗層的鍋子,此種材料無法耐受大火快炒的高溫。

注意事項:碳鋼鍋是絕佳選擇;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須開鍋,先把鍋上原有的油膜洗去,再將鍋子放在爐火上空燒至發黑,接著倒油,待冒煙即關火。待鍋子冷卻後,把油洗掉。重複進行步驟3到4次。

◎鑄鐵平底鍋

用途:烹調根莖類蔬菜、肉類、易沾黏食物(若已進行過開鍋);可直接放於熱源上方燒烤或放入烤箱裡。

挑選要點:隔熱(因鑄鐵會蓄熱)的長柄把手,並有可供抓握的鍋耳以方便提舉鍋子。

鑄鐵平底鍋。(Shutterstock)

◎圓形燉鍋:鑄鐵蓄熱佳,適合長時間燉煮。

用途:焢肉。

挑選要點:鍋蓋和鍋身緊密密合,有易於抓握的把手。鑄鐵材質雖然厚重,卻是理想的燉鍋選擇,因為可儲熱, 鍋內溫度可維持穩定。它的內壁上有琺瑯塗層,相當耐用,也不會和酸性食物發生反應。

燉鍋的圓形鍋底會比橢圓形鍋底導熱更均勻。(楓葉社文化 提供)

◎湯鍋

用途:烹調醬料、燉菜、煮湯、熬高湯,沸煮蔬菜、炊煮米食和麵食。

挑選要點:鍋蓋和鍋身要完全密合,以便保留鍋中水分不流失,大鍋最好有鍋耳,以方便提舉鍋子。把手是耐熱材質的鍋子可放進烤箱。

內包鋁材夾層的不鏽鋼鍋容易保養、導熱速度快。(楓葉社文化 提供)

◎鍋徑30公分(12吋)炒鍋:不鏽鋼夾鋁的複合金材質很輕巧,甩鍋輕鬆不費力。

用途:煎封、煎炸大塊食材,熬煮醬汁,烹調大份量菜餚。

挑選要點:鍋蓋和鍋身必須完全密合,以便維持鍋內水份不流失;握柄要長,鍋底厚度適中。

炒鍋的圓弧鍋體設計,適合烹調需要攪拌的料理和肉汁。(楓葉社文化 提供)

(網站專文)

(本文摘編自《》,楓葉社文化)

書封。(楓葉社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曾臻

推薦閱讀

●不需要高深廚藝 善用鍋具你也是煲湯高手
●鍋具這樣收納 不僅實用還能美化廚房
●氣炸鍋也能煮玉米 6種廚房鍋具的玉米棒作法

相關新聞
夏天廚房太熱 教你不流汗的烹飪方式
【名家專欄】我為什麼鍾愛鐵鍋
你應該了解 不用電有哪些煮飯方式與技巧
廚房太小不用怕 好好規劃就能放大空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