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騙子鎖定特定銀行 冒充工作人員行騙

一些特定銀行的客戶更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標。(Shutterstock)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4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今年已經有8000多名澳洲人遭遇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詐騙,某些銀行的用戶被騙子鎖定,而且因此蒙受了很大損失。

但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拒絕透露哪些銀行的客戶更容易遭遇詐騙。相比之下,還有一些銀行的客戶並未因冒充銀行員工的騙局而損失一分錢。

《悉尼晨鋒報》獲得的Scamwatch防詐騙的報告雖然公布了各家銀行客戶報告的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詐騙次數,但隱藏了具體銀行的名字。

報告顯示,今年1月到9月,一家銀行客戶遭遇的冒充銀行員工的詐騙高達2768次,客戶損失高達1,664,626澳元;另一家銀行為1839次,損失為708,079澳元;還有一家銀行為1045次,損失為629,398澳元。

還有兩家銀行的客戶雖然遭遇的詐騙次數不及這三家銀行,但蒙受的損失反而更大。其中一家銀行客戶報告的詐騙次數雖然只有216次,但損失高達2,357,332澳元,另一家銀行為494次,損失也高達2,116,931澳元。

《悉尼晨鋒報》雖然多次請求披露這些銀行的名字,但均被監管機構拒絕,原因是這可能增加反詐騙機構獲得隱私信息的難度,讓涉事金融機構不願分享這些數據。

今年1月至9月,監管機構一共收到了8274起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詐騙報告,與2023年(6582起)同期相比增加了25%。不過,這類詐騙的總體損失有所下降,從1498萬澳元減少到935萬澳元。

國家反詐騙中心的發言人表示,監管機構通常會在風險明確的情況下公布銀行的名字,例如,數百名滙豐銀行客戶遭遇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詐騙,而且這種詐騙行為在2023年持續了至少10個月。

消費者行動法律中心負責人湯金(Stephanie Tonkin)表示,她不理解為什麼銀行的名字不能公開,許多被騙客戶都無法追回損失,也得不到什麼幫助,公開這些信息至少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警惕。

在反詐騙改革前,因為詐騙而蒙受損失的四大銀行客戶中,僅有7%獲得了補償,小銀行補償客戶的比例更小。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