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紅山半島僭建特首稱定會執法

陳建碩指若滲水增山泥傾瀉風險 工程師學會料維修斜坡涉過百萬

人氣 7

【大紀元2023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高敏兒、葉澤宇香港綜合報導)上週世紀暴雨後,多區出現山泥傾瀉,其中紅山半島被發現有僭建物。特首李家超昨日在行會前見記者時強調,政府一定會執法。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建碩受訪時指,若相關設施有水管設備又有滲水問題的話,是有機會成為山泥傾瀉原因。並擔憂連場暴雨下,會令有關山坡傾瀉情況惡化。

地政總署承建商昨日回覆本報查時表示,已開展緊急斜坡維修工程。如天氣情況許可,承建商預計可於數日內完成較危急部分的工程,並於9月下旬完成所有工程。

地政總署會首先處理維修斜坡的工作,以保障公眾安全,署方亦會嚴正跟進土地執管工作。署方經檢視航拍照片和批地圖則後,初步確認上址70、72及74號屋均有未經許可佔用政府土地的情況。

李家超昨日強調,就紅山半島僭建,政府一定會執法,包括檢控及要求清拆;若發現有霸佔官地,或因僭建而需政府展開特別工程,亦會追討相關費用。不過,政府現階段會就勘測及穩固有關山坡,以確保安全,避免再發生山泥傾瀉的風險。他又稱,政府是以風險為本進行巡查,而紅山半島已經暴露風險。

陳建碩昨早在商台節目上表示,暫時仍未有機會親身現場視察,不過從無人機航拍照片所見,山泥傾瀉範圍很大,部份建築物結構懸空。暫時未見地下水滲出,不過在塌坡頂部有4處滲水現象,當中見到有水管長期有水流出,陳建碩指出,若斜坡長期有滲水現象,有機會影響斜坡穩定性。

陳建碩稱,香港有95%山泥傾瀉與水有關,包括地下水、地面水、外來水等。現時因山泥傾瀉而露出的僭建物包括花園泳池,陳建碩認為若相關設施有水管設備,又出現滲水現象,有機會成為山泥傾瀉原因,不過詳細成因仍有待調查。

山泥傾瀉情況可能惡化

公眾關注到僭建是否引發山泥傾瀉的原因,陳建碩指,從工程安全角度上來說,建築物風險和僭建與否沒有直接關係。本港好多水管都是埋在山坡、泥土中,只要做足防漏,符合標準不滲水便可。

另一方面,公眾擔憂現時紅山半島山泥傾瀉的情況會否惡化,陳建碩指是有可能的,「因為斜坡是互相牽引的,其中一邊塌下另一邊就會減少牽引,下塌機會增大。應及早進行緊急工程,不讓情況惡化下去。」但陳建碩同時指出,現時連場大雨的情況屬兩難,既增加山泥傾瀉風險,亦阻礙維修工程,陳建碩強調一定要安全情況下方可以進行工程,否則危險的是工程人員。

工程師李子良:噴漿工程「好有困難」

紅山半島的山泥傾瀉,揭發涉及霸佔官地僭建問題。學會會長李子康希望政府增加霸佔官地、無經申請的改建、僭建等問題的執法人手及提高罰則。

學會岩土分部前主席、工程師李子良指,該處位於房屋及海之間,機械運輸、工人進出,噴漿工程「好有困難」。他解釋,紅山半島的斜坡為填土坡,岩土工程上「不是這麼容易」做鞏固工程,加上私人地界問題,工程「不是這麼簡單」。

學會結構分部主席、工程師鄧作基說,大雨及非法構築物,均是導致紅山半塌斜坡的原因,但要待專家到場判斷滲水及改建情況,何者影響較大或是何者為主要原因。他指出,在官地範圍的僭建物,估計無跟政府手續辦理,「即無聘請專業人士或註冊承建商,做出來的標準可能都應該受到質疑」。

他補充,擋土牆範圍被挖成地庫或窗戶,如果屬於僭建,則全部屬於屋主的責任,其要負責一切修復費用。他估計,回填相關範圍要先鞏固,工程複雜並費時,是「好長時間及好貴的維修工程」,每個單位涉及百萬元以上。

政府應加固中風險斜坡

另一方面,就本港的應付大雨能力,李子良建議,短期內應在山泥傾瀉的斜坡進行加固工程,例如噴漿;市民如果見到斜坡有裂縫或黃泥水噴出,應通知政府。中期而言,部份斷開的道路,例如石澳道,應該鞏固並儘快恢復通車。長期方面,政府應檢視「中風險」的斜坡並加固。

至於政府計劃在明年底完成方改善渠務系統,李子康稱此涉及地底工程、管線及交通改道,政府要按部就班,故時間比較久。

學會土木分部代表、工程師陳可兒則建議,短中期措施方面,應儘快清理河道等處的垃圾,恢復排洪能力,尤其是是次柴灣、黃大仙等水浸比較嚴重的地區。大廈方面亦要安排專業人士檢查排水、斜坡。她說,工程師會檢視設計標準及排洪能力,是否參考極端天氣事件,並表示應會將是次暴雨納入統計系統中,作為日後的設計標準。

建城市模型分析風險防水浸

李子康稱,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破壞,會在未來數年至10年「不斷發生」。他指出,一些先進城市透過建立「城市模型」,知道不同區分的排水設計標準,知道每一區的弱點,例如是否位於低窪地帶、斜坡下方,配合下雨的情況,在水浸發生前提供警報,再安排人手到特定地方清理去水渠的雜物。李舉例,就前日觀塘迴旋處的水浸,如果採用上述方法可以防止。

他解釋,提升渠務系統應付500年一遇的大雨涉及重大投資,在此之前,政府現在可以做的是透過上述數據庫、預報系統、適時調配資源預防。

學會副會長周健德建議運用大數據監管,在城市大數據平台基礎上,提供公共安全風險的監測預警水準。她提出進行「香港基礎設施風險普查」,建立城市的「風險帳目」及檢視災害應對計劃,注意城市的「隱蔽工程」及「生命線系統」的可靠性。◇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香港紅隧易通行首工作日大致暢順
香港哥爾夫球會司法覆核獲批
港發展粉嶺高球場司法覆核 政府重申不影響收地
港中大民調:李家超民望及政府信任度均下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