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德國「從無到有」柏林勝利柱慶生150歲

人氣 223

【大紀元2023年0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勝利女神周身金光,雙翅伸展、裙裾飄動,左手緊握十字權杖,右手高舉月桂冠冕,頭頂棲息普魯士鷹——這座柏林勝利紀念柱自1873年落成,歷經初建時的榮光,納粹時的搬遷,二戰時的炮火,戰後期的復興,至今已150歲。

一個半世紀以前,地圖上還找不到德國這個國家的身影。歷經普丹(1864年)、普奧(1866年)、普法(1870年)三大戰役,德國終於實現統一,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於1871年在凡爾賽登基為德意志帝國君主。

柏林勝利紀念柱也誕生於這個時期。早在1864年戰勝丹麥後,威廉一世就委託建造勝利紀念柱。歷時8年到1873年9月2日,勝利柱終於落成。所以,勝利柱從規劃到建成的這段時間,也正是該地區眾邦國統一成德意志帝國的過程。

遠眺柏林勝利柱。(Andreas Rentz/Getty Images)

柏林勝利柱的總體由宮廷建築師海因里希‧施特拉克(Heinrich Strack)負責規劃和建造,而頂端的勝利女神像則出自雕塑家弗里德里希‧德雷克(Friedrich Drake)之手。據說女神像的容貌參考了薩克森-科堡-哥達(Sachsen-Coburg und Gotha)王朝維多利亞公主的長相,恰好在羅馬神話中勝利女神的名字也是維多利亞。

不過,在柏林人的口中,勝利柱可不叫維多利亞,也不叫Siegessäule(勝利柱德語翻譯),而是稱作Goldelse(金艾爾薩),這個綽號源自19世紀的暢銷刊物「Gartenlaube」。

另外,勝利柱最初也並不在如今的位置,而是矗立於國王廣場(Königsplatz),也就是現在的共和國廣場(Platz der Republik),距離現在位置約1.5公里。

之所以經歷了一次搬遷,是因為納粹時期,希特勒雄心勃勃地想要打造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Welthauptstadt Germania)。於是,根據納粹首席建築師阿爾伯特‧施佩爾(Albert Speer)的要求,為柏林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東西向城市軸,不僅道路被大幅拓寬,勝利柱也被挪到路中央,也就是現在的蒂爾加滕的大角星廣場(Große Stern)。

搬遷後,勝利柱的底座加寬6.5米,立柱也被加高6.5米,從原先的大約60.5米,達到目前的67米高。值得一提的是,如若不是這次搬遷,勝利柱已經毀於二戰的戰火了。

夜色中的柏林勝利柱。(Andreas Rentz/Getty Images)

隨著二戰的落敗,希特勒的「世界之都」泡湯,就連勝利柱也差點被拆。當時,法國一度主張毀掉這礙眼的柱子,但英國和美國投票反對,而俄羅斯投了棄權票,於是勝利柱倖免於難。但法國也不肯罷休,把勝利柱基座的青銅浮雕拆掉,搬到了法國。到1987年,柏林建城750周年之際,法國又原物奉還,勝利柱得以復原。

如今,勝利柱是柏林著名地標,遊客必到打卡地。經過2010年到2011年的大規模翻修,勝利女神像、金色炮管都用金箔重新鍍金;青銅浮雕、馬賽克畫作也都進行了翻新。只要花上4歐元,遊客就可以登上285級台階,以勝利女神的視角俯瞰這座城市。

責任編輯:周仁#

相關新聞
德國8月通脹率降至6.1% 歐洲央行未確定加息
研究報告:十年來德國教育水平不斷惡化
德中關係悄然降溫 德國多城取消與中共合作
德國專家警告:中共黑客「陰魂不散」最可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