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北美書法家協會」會長沈新德學生的書法作品展,現正在紐約皇后區公立圖書館法拉盛分館一樓大廳展出。這些中西族裔的書法愛好者以字寄情,以字抒懷,以字表達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熱愛。
沈新德的書法學生、法拉盛圖書館副館長邱辛曄說,漢字讓他雖身在異國,也找到「根」的感覺。
展出的三十多幅書法,有隸書、篆書、行書、行草、魏碑等。進入圖書館的大門,撲面而來的是兩幅大氣的篆書,寫的是王維的《鳥鳴澗》和《鹿柴》,出自沈新德的白人學生「安吉拉」(Angela)之手,令人則嘖嘖讚歎。還有一幅「千字文」的條幅也出自西人學員,他不僅給自己取了中文名「華龍」,還把自己的房間稱為「蝴蝶閣」。
這些書法愛好者以書法和所寫的內容,表達自己的精神嚮往。夏婷寫的一幅「遺世獨立 御風而行」,她在落款中寫:這八個字有「超塵脫俗,舒暢自如之意境」。
一名華人讀者錢女士在圖書館觀賞書法展時,得知這些飄逸流暢的書法,有的來自西人之手,她說:「我感到很慚愧,我是中國人也寫不出這麼好的字,但也感到很安慰,中華文化在海外甚至在老外中承傳。」
法拉盛圖書館一名西人圖書館員Jackie Lavalle看到字幅「聽濤 聽雨 聽風」,副館長邱辛曄向她講解這六個字背後的意境,她非常喜歡,特意拍攝下來,並到晒相館晒出照片,以珍藏。
邱辛曄:漢語漢字就是我們的根
在大陸時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本科和中國古典文學碩士的邱辛曄,也寫了兩幅書法——蘇軾的《赤壁賦》和韓愈的《送李願歸盤古序》。他說自己在美國安定下來後,開始創作古體詩,十幾年下來已經創作了十卷古體詩,每年差不多創作一卷,共計幾千首了。不少人對他說,你會寫古體詩和文言文散文,不寫書法可惜了,所以他也開始學書法,「古體詩用書法來寫,有文氣。」
邱辛曄徜徉於中華古典文化中,有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也結識了不少熱愛中華文化的志同道合者,所以他經常在圖書館舉辦中華文化的講座,包括沈新德所講的書法講座。
對中華文化和漢字的熱愛,讓邱辛曄身在海外,也有「根」的感覺。他說:「中國人講落葉歸根,中國人對於『根』看得特別重,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但我覺得我們需要突破這一點。我現在覺得,漢字、漢語,才是我們的根,哪裡有漢字,哪裡就是故鄉。」
邱辛曄說:「不需要耿耿於懷一定要回到自己生長或者祖宗的地方,其實故鄉也好,鄉情也好、祖宗祖先也好,最後都在文化裡面;中華文化最突出的是文字,我們在這裡能夠讀中文、讀漢語,學習古漢語,還能實踐一點——寫書法,我覺得每一天就是在故鄉,這也可以說是華人的精神故鄉。」
之前法拉盛圖書館所辦的書法展是在負一層展出,但因圖書館正安裝新電梯,負一層大部分空間圍蔽,邱辛曄想到,不如在一樓利用工程圍蔽用的木板來做展板,也是一個好辦法,而且一樓人來人往,看到的人更多。
這個書法展將展出到8月底,接下來法拉盛圖書館將在今年秋天邀請沈新德老師來該館開班授課,從零基礎教起,用中英文教學,敬請關注皇后區圖書館的網站(queenslibrary.org)或法拉盛圖書館大廳張貼的海報。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