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8月13日訊】進入7月以來,中國經濟不但沒有看到復甦跡象,反而聽到降聲一片,地產銷售大降,進出口貿易大降。最近剛剛公布的中國7月份CPI消費價格指數和PPI的生產者價格指數,也出現了驚人的雙降。根據國際通用的說法,CPI和PPI如果雙降,是經濟進入通縮的一個標誌。那麼,中國經濟真的進入了通縮,還是有更嚴重的問題?在這一片降聲中,中國未來的經濟和社會局勢又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
大量超發貨幣卻通縮 中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指出,中國最近幾年CPI在2020年有一次很大的下降,但2020年是封城,基本上人們都被封在家裡面。然後到2021年年初疫情有反復的時候,也是封城,結果大家就不出去消費了。那當然東西賣不出去就會降價,所以從2021年到現在又出現這個通縮是比較令人意外的。因為現在按道理來說,大家不是應該恢復性的消費、報復性的消費嘛,現在這個情況政府要求大家出去消費,而且經濟放開,各種刺激措施,但是反而這個消費在下降,這個CPI在下跌,這當然是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的,我估計官方在之前也沒有預期到。
石山說,當東西賣不出去,那工廠的盈利就會下降,工廠就要裁員或者減薪,然後大家的社會總體收入就會減少,收入減少,我就更不買東西。更不買東西,經濟就更差,它就是一個負循環。所以通縮通常都是伴隨著嚴重經濟衰退的問題。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在《菁英論壇》表示,中國不是進入真正的通縮,而是進入衰退。我們知道這個通縮就是跟通脹相反,通脹是多印一點鈔票,如果是通縮的話,有可能政府的財政政策是收緊銀根,使流通的貨幣減少,這才造成通縮的一個根據和理由,但是在中國不是這樣。我這邊有一個數據,是說過去15個月大概一年半以來,中國的人民幣超發量達到了驚人的四十四萬億,這個數字超過了美元和日元的總和,占了全球超發貨幣的25%,第一季度就有十五萬億被超發出來,在這麼一個大規模的超發貨幣的時候,怎麼可能出現通縮呢?當然錢去哪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就是說CPI和PPI雙降的話,就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經濟進入衰退,嚴重的衰退。
因為這個PPI是一個前瞻性的經濟指數,它揭示生產者的未來投資和生產狀況,影響企業的信心,是企業沒有信心了以後才會去減少購買,就是如果對企業來說,它沒有訂單的,在下個月或下個季度、下半年沒有訂單的話,那它去購買的那些生產性物資就會減少,就會造成PPI的下滑。PPI作為前瞻性的指數,它反映出來的是三個月、六個月以後的問題,所以這個實際上是更嚴重的,就是說中國經濟不光是在衰退,可能還會進入長期的衰退。
謝田說,而CPI下降實際上意味著就是消費疲軟,中國老百姓或者是沒錢,或者不願意花錢,或者不敢花錢。不敢花錢的話,這時候也會造成價格的下滑。通貨只是一個指標而已,那經濟衰退的話,就等於整個社會的經濟新創造的價值都在下降,在中國就意味著出口下滑、GDP下滑、整個投資下滑。投資下滑也意味著失業,對老百姓來說,通脹的價格變化對他們有關,但是如果沒有工作的話,那就是更大的威脅。中國年輕人失業,中共承認的數字是21%,根據北大一個教授的計算,實際上是可能48%、50%,就是高中畢業生、大學畢業生,他們的就業率只有50%的話,那這個情況是非常嚴重的。
遭國際圍堵 中國出口下降 難以復甦
中文大紀元報紙主編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今年7月中國的對外出口實際上降了一成四,按照官方的數據,這是連續第三個月的下降,它有幾個特點。
第一個就是它對美歐的出口是全面下降,而且對東南亞的出口也在下跌,去年和今年的頭幾個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是下降的,但是對東南亞的出口是增長很大,所以今年7月份開始,中國對出東南亞的出口也在下降,這是一個新的跡象。
第二個特點就是電子產品,尤其是和電腦相關的產品下降最多,對東南亞的出口下降,說明產業鏈從中國向東南亞轉移的後果已經開始顯示了,而且一個現象大家已經看的很顯著了,就是台商港商正在往東南亞跑,所有的機器和配件,都要從中國大陸搬過去。
第三的特點是美國從亞洲進口的數據,現在是增加的,這個很也很正常,就是原來從中國買的東西,現在換成從東南亞、印度那邊去買,所以在美國這個數據還是在增長。中國現在被視為是所謂的東亞模式,其實就是日本模式,在這個模式當中,出口就非常重要,但中國和西方關係現在越來越差,尤其和美國關係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未來的出口一定是會受到很大影響。
郭君說,過去十年多,美國很多產業對中國依賴性太大,比如有些基本的藥物原料九成以上是來自中國。而在疫情期間,美國發現了這個情況,一些基礎藥的配料,九成在中國,就被中國控制,所以對美國來說這很危險,要實行中國加一的政策,就是要在別的國家建立供應鏈。另外就是民間對中國的印象是越來越差,對中國產品的興趣也越來越小,現在的問題是低附加值的商品,比如服裝、玩具或者是鞋,這種勞動力密集的產品,有東南亞和印度在發展在替代。而高科技產品方面,歐洲、美國和日本又對中國進行限制,出口限制和技術轉移的限制,再加上韓國、台灣也開始跟進,所以中國產品的出口壓力會越來越大。
房企早已觸紅線 爆雷成未來常態
今年6月份,中國房地產銷售降了25%,7月份,中國100家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新房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3.1%。此前,恆大已經爆雷陷入危機,8月8日,碧桂園發佈公告,稱公司有兩筆境外美元債的票息未能在應付日8月7日支付。也就是說,這家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也要爆雷了!這可能是中國房地產業全線崩盤的一個強烈信號。
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這就是在大勢之下身不由己,你投資的越多,這個大的市場出問題了,你一定會出問題,你躲不掉的,因為房地產這個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也就是負債率非常高的,你要不然就是靠債券就是借錢,要不然就是去銀行貸款,一定是這樣的,所以它負債率都是很高的。前幾年,中國政府下的三條紅線,主要都是控制它們的這個負債率,但是這個房地產公司,它想要高速發展,要快速發展,它一定是高負債,才能高速發展,比如說恆大,包括碧桂園,包括中國的這些資產管理公司,如寶能,中植系,其實它們大量的都是在投資房地產方面,所有的這種高負債的行業,能夠盈利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房地產價格上升。我投資進去,我賣了也好,我就算沒賣我也不會虧錢,因為它不停的在漲價,我晚賣了一年,我其實是多賺了一些錢。但是如果整個這個市場是反過來的,是在降價在跌價,那你就完蛋了。
石山說,現在中國其實已經進入了日本模式,就是所謂的資產負債表的下降,也就是說資產價格開始下跌,這些資產價格還不光是房地產,房地產只是其中之一,還有股價,可能未來股市也會有問題,還有其它的企業投資,你的企業估值可能也都會下跌。就是整個經濟會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
謝田在《菁英論壇》表示,房地產實際上作為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基建投資這部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個領域現在遇到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房地產銷售和房價的腰斬,甚至更多。我們知道在各地,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基本上要消失絕跡了。就是說這房子賣不出去,這個房地產企業的爆雷,我們看到恆大的問題,然後現在碧桂園好像也要爆雷,他們這個爆雷的形式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說都是有很多美元的債券,有很多外資,這實際上恰恰是上一次中國房地產業陷入危機的時候,西方資本華爾街進入中國,幫助中國的一個結果。當然外資給了它們很多錢,讓它們欠了很多債務,那現在這個房地產銷售一旦下滑,馬上這個現金流就出現問題,尤其是中國現在外匯也出現問題,也更沒錢去換成外匯來支付美元債務的利息,所以就開始出現爆雷,從恆大到碧桂園,這只是冰山的一角。
中共政府以前給中國的所有房地產企業劃了幾條紅線,其實大概幾年前,五年前的時候,很多企業都已經踏上紅線,前面100家中國這些房企,其實都已經探過了紅線,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接下來,這些房企或者爆雷或者違約,或者不能夠付息,會接二連三的爆發出來。
謝田說,中國的經濟現在全世界都不看好,連華爾街都會把中國銀行的評級給下調,就是知道長期盈利的可能性是很低很低,現在的情況基本上沒有外商直接投資,也沒有西方會像以前發生的一樣,繼續給中國輸血來幫助中共,再加上中國全部的三駕馬車熄火,現在又面臨著整個國際社會在經濟、科技、戰略、地緣政治全方位的圍堵,所以中國這個衰退,我認為至少會是持續好幾年。
中共刺激經濟 官員得利 社會危機愈發嚴重
郭君對《菁英論壇》表示,最新的CPI數據凸顯中國的消費低迷,而且有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三大發動機,出口、投資和消費,出口和投資現在都出現了問題,所以,中國政府希望能夠通過提振消費來把經濟帶動起來。在中共政府來看,消費不振和存款大幅增,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它希望老百姓能夠增加消費,但實際上中國人不消費,恰好是因為他們對未來的前景非常悲觀,中國人儲備是為了過冬。
中國的消費不振,很大原因是中國的貧富懸殊,比如今年上半年消費不振,但是奢侈品還在高增長,高級的包包LV、愛馬仕、巴黎世家等等,在中國的銷售量都是有兩成以上的增長。也就是說,一方面,中國的消費不振,另一方面,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仍然在高增長,這就是貧富懸殊造成的。所以,目前中國的消費信心很低,這不可能靠宣傳來改變,而且中國人也不相信官方的宣傳,大家還是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郭君指出,中共政府刺激經濟的所有措施,最大得益者還是既得利益集團,這個我們當然也很好理解。因為所有的政策實施,包括那麼超額的增發貨幣試圖刺激經濟,但是這些政策的實施落實,其實都是靠中共的官員。而中共的官員是個集團,就是所謂的權貴階層,也是中國最富裕的群體,他們一定會利用這種政策繼續得利。越是極端的專制體制,這個問題就越嚴重,那麼社會的那種不安全感和社會動盪,就會越來越朝著危機的方面發展。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匯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