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中國經濟深陷危機 傳統刺激難救

人氣 3612

【大紀元2023年06月24日訊】(大紀元專欄作家Fan Yu撰文/唐雲舒編譯)今年年初,許多經濟學家專家預測中國COVID封鎖後的「大開放」將刺激國內消費、促進消費品行業增長。

在持續數年的經常性封鎖政策結束後,人們原本期待中國消費者會進行報復性消費,從而抵銷製造業和房地產業等傳統增長領域放緩所造成的衝擊。

但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短暫增長後,就又變得軟趴趴。

中共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從青年失業率到零售銷售額,從房地產價格到資本投資額,5月份中國各項經濟指標都全面惡化。

鑑於官方的數據都這麼糟糕,我們有理由料想真實的經濟狀況可能更差。

消費支出疲軟的情況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傳統上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槓桿都失靈了,中共已經沒什麼槓桿可用了。現在,被荷蘭國際集團(ING)視為「中國經濟唯一運作正常增長引擎」的零售銷售也陷入困境。

荷蘭國際集團亞太區研究主管羅伯特‧卡耐爾(Robert Carnell)在近期寫給客戶的註釋中說,「雖然(5月份中國零售銷售)12.7%的年增長率看似不俗,但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月增長率為負值,顯示重新開放後的經濟復甦勢頭在(快速)消退。」

有很多因素導致這一狀況,包括消費者悲觀情緒大、失業情況嚴重以及資金外流等。

截至今年4月,中國16~24歲年齡段青年的失業率超過20%,創下歷史最高水平。這令中共政權面臨著社會穩定性的問題。年齡較大的消費者有更多積蓄,但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前景悲觀,因此也收緊了荷包。

另外,人口外移也令中國大量財富流失。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的數據顯示,去年有10,800位百萬富翁舉家「潤出」中國,預計今年會進一步有13,500名富人(和家人)遷離。這使得中國成為全球財富流失最多的國家。

中共高層官員非常擔憂中國的經濟狀況,近期頻繁就如何促進經濟增長的問題向商界領袖徵求意見。彭博社引述知情人的話報導,當局最近幾週已經和商界領袖開了至少六次緊急會議。

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包括:如何刺激經濟增長;如何促進私營部門支出;以及如何提振房地產市場。作為回應,商界領袖呼籲當局採取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增長方式,而不是以共產主義標誌性的計劃經濟為導向的做法。

彭博社的報導稱,「官員承認中國經濟面臨關鍵期,並展現出前所未見的尋找解決方案的迫切願望。」

這種(政府與商界磋商、)尋找解決方案的會議對西方人來說司空見慣,但在中國卻很不尋常,凸顯經濟形勢嚴峻。

中共常用的刺激經濟手段都已經用過了,如降息、降準(削減銀行準備金)以及放鬆房地產開發限制等。

6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將短期利率(常備借貸便利,簡稱SLF)削減了10個基點(0.1%),以刺激借貸活動增長。緊接著,該機構又於6月15日將一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降低了10個基點,從2.75%降至2.65%。

由於過去20年裡使用的次數太多,這些傳統刺激方法現在已經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例如,在中共鼓勵下銀行已經貸出太多款項了,進一步放鬆監管會讓中國的銀行業處於危險境地。中國經濟也已經太過依賴房地產市場了,目前中國家庭70%的財富都押在房產上,有能力買房的人都買了好幾套,多數空著,再刺激的話會引發房市大幅波動,給家庭財富造成不應有的損害,並進一步影響消費支出。

在(中共當局)多年來鼓勵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下,地方政府的錢都花光了,並且面臨著債務違約問題。由於當局為刺激經濟過度修建公路、橋梁和隧道,中國這方面的需求已經飽和了。

所有這些情況,使得中共訂定的5%國內生產總值(GDP)全年增長目標成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作者簡介:

范宇(Fan Yu)是一位金融和經濟專家,自2015年以來一直撰文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共又出新招阻礙中國經濟 
【名家專欄】中國經濟災難對市場的影響 
【名家專欄】萎縮中的中國經濟基礎
【名家專欄】中國經濟前景日益黯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